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宋代五大名窑重新團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8 13:10:06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北京日報》報道,清晨,涼風拂面。當喧囂還未吵醒這條街的清靜,北京榮會藝術中心的大門已經打開。這一期展出的主題是宋瓷,推出首屆中國五大名窑大師精品展,首次讓五大名窑的大師新作共同亮相,與眾人一起回味宋瓷神韵。三年籌劃,尋訪五大名窑,宋瓷的千年古韵在這裡完美複原。曾經的宮廷重器、奢華之色,如今是眼前觸手可及的風景。汝窑之渾厚,官窑之古樸,哥窑之典雅,鈞窑之絢麗,定窑之純淨,靜靜地流淌。人從其間過,也就沉浸在這純淨的瓷色裡了。

  一杯淡茶,一縷沉香,滿眼青瓷。主人宋寧頡在他的會客室裡,談起他對宋瓷的一見如故:世人或愛明清瓷之富貴,或愛高古瓷之風骨,他獨愛宋瓷的一派天然之色。宋瓷以單色釉高度發展著稱,崇尚天然之美,簡潔之道,凝重而不失大氣,給人一種自然、超脫的美感。宋代是一個辭采飛揚的時代,宋代文人卻對宋瓷的淡雅自然情有獨鐘。宋五大名窑以青白瓷為主,無論是官窑似玉非玉勝似玉的渾然天成,還是汝窑的雨後天青、含水欲滴,或是哥窑猶如冰裂的缺陷之美,崇尚自然、樸素內斂、寧靜簡約是顯而易見的宋瓷美學。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也會時常想起那個遠去的田園夢。

  從周總理上世紀50年代發出號召,恢復中國古代名窑至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老一輩工藝師們是否追尋到宋瓷遠去的腳步?

  定窑是五大名窑中燒制時間最久的窑口,因白釉瓷而天下聞名。它創燒於唐代,一直到元代消失,持續六七百年。陳文增是最早參與恢復定窑的大師之一。據他介紹:“定窑從恢復到現在,已經走過了36年,一路坎坷。因為宋代五大名窑都沒有留下任何配方,尤其是刻花和印花的具體配方,一點也沒留下。我們只能到古代文人的一些筆記裡去尋找答案。這些詩句有助於我們理解定窑的風格。同時,我們在當地進行考古挖掘,研究它的工藝和技術。我們恢復定窑的標誌就是與古代定窑的配方相接近。循著一些蛛絲馬跡,我們摸著石頭過河,最終按照宋人的創作理念、生產工藝、造型裝飾等一步步複原成功。古代的配方不止一個,六七百年的時間出現過上百個配方,我們的複原在這些配方的基礎上,從仿制開始,結合當代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製造出的當代定窑產品已經達到了純熟的境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