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文物保護形勢嚴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8 15:29:27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中國以悠久的歷史聞名於世,而承載歷史的文物卻屢遭“算計”。中國文物保護與利用的整體水準與這個文明古國的地位還不相稱,文物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新華社報道,1982年11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通過將文物保護納入法制軌道。30年來,中國文物保護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許多文物仍得不到及時搶救和有效保護,城市建設和旅遊發展過程中破壞文物的現象時有發生,盜掘古墓葬、盜竊館藏文物、走私文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止,亟待修改完善法規加以解決。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顯示,目前全國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有76萬餘處。國有博物館2384處,館藏文物2864.2萬件(套)。然而,與數量可觀的文物相對應的卻是觸目驚心的文物被盜現狀。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有大量古墓被盜,有專家認為數字可能約有20萬座,而且盜墓手段日趨暴力化、智能化、集團化。

  “文物犯罪的誘因,最終還是要歸結為不合法的黑市交易、高額的利益驅動,刺激了人們獲取暴利的心理。”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李恩佳說。

  與文物犯罪日益猖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文物部門尤其是基層文物部門保護力量依然薄弱。在一些偏遠地區,不少文物古跡長期處於無人守護狀態,成為犯罪分子覬覦的目標,文物安全壓力極大。

  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的文物管理處主任耿左車說,陵區面積80多平方公里,文管處僅有161人,還有相當部分的人從事賓館、機關等工作。國保單位趙王陵的管理處只有1人。

  據了解,中國文物修復、古建修繕等專業人員極為短缺,制約了文物工作開展。據文物部門統計,全國半數以上的館藏文物需要修復,但有修復專業資質的單位只有198家,專業技術人員僅有2000餘人。

  除文物被盜、遭到破壞時常發生之外,由於缺乏有效規範和監管,一些經營者暗中從事非法文物交易活動。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李正忠說,由於與文物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完善,致使古玩舊貨市場中的文物經營活動處於失管狀態,有的古玩舊貨市場成為非法文物銷贓渠道,助長了文物違法犯罪活動。

  專家認為,現行法律已無法滿足文物保護的現實需求。文物行政部門既無法行使行政許可的行政審批權力,也不可能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很難阻止一些建設部門強行施工造成毀滅性破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