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梁文道:知識分子應是一群只服膺於真理的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1 12:03:25  


 
  相比於對知識分子範圍的界定,今天另一現象更值得關注:知識分子的形象在公眾視野內面臨垮台危機。如今網絡上常常見到,隨便一個公共話題,便會引發網民對“公知”、“母知”的圍攻。在網絡語境中,“公知”直接變形成為貶義詞。

  許知遠感慨於網絡上價值觀的一再顛覆。梁文道對“知識分子污名化”背後隱藏的社會脈絡作了分析。

  有一個詞,很多年前大家認為是褒義詞,現在網絡環境中也被認為是負面詞——精英。為什麼現在大家把這個詞看作是一種反諷,都在罵精英?從具體的社會環境來看,今天被指作精英的人,或許是某些貪官,或許是某些富商,在各大會所開著名車出入,叼著雪茄舉著紅酒晃啊晃的。在公眾眼中,這些人是一群既得利益者。

  “中國今天的貧富差距很大,大家開始意識到,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的分配有不公正之處。正是因為某種扭曲和不公正,使得某些人成為經濟上獲利最多的人、以及政治上獲得利益最多的人。他們構成了精英群體。”梁文道指出,權力尋租帶來扭曲和不公正。人們看到,發財的商人第一桶金,往往是黑的;國家發展到今天,重大的環境污染也是他們在開發過程中所應該承擔的。於是公眾得出結論:精英很壞很黑。

  以此為脈絡展開,一些知識分子尤其是一些經濟學家,他們提出的觀點和說法有時為精英群體代言,被公眾抓住把柄,換來污名。還牽扯到很多著名的媒體和媒體人,包括不少有影響力的報紙雜誌,被認為和這些經濟學家、學者一脈相承,一起被潑上臟水。

  這種社會心理走向並不複雜。讓梁文道感到有趣的是,即便罵聲一片,中國被罵精英的人甚至部分罵精英的人,往往並不反感被劃入精英群體之中。

  微博雖火卻無真正討論

  “我不是要為‘公知’正名,不是要說公知多有良心,而是說隨便地罵人不利於一個健康討論的氣氛和環境。”說完這話,梁文道感慨,這樣一個呼籲恐怕改變不了什麼。因為時代就是如此,這樣的呼聲注定微弱。他曾多次強調,如果真的是知識分子的話,就必須要關心討論嚴肅的、有品質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