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早期廟會是隆重祭祀活動 漢代後成群眾聚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3 09:29:51  


 
  商周時期,廟會是一種不自覺的活動。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漢代以後,廟逐漸成為祭鬼神的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謚有貢獻的英雄人物。這實際上體現了從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的嬗變過程。
廟會的發展演變

  廟會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一般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後來也有把神像抬出廟外巡行,謂之迎神賽會。是人們敬祀神靈、愉悅身心的產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廟會和集市交易融為一體,成為人們敬祀神靈、交流感情和貿易往來的綜合性社會活動。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了娛樂性活動。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同時,道教也逐漸形成。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於是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托的群眾聚會的場所了。廟會活動中,佛與道或分庭抗禮,或相互滲透,使廟會文化更加豐富。

  南北朝時期,寺廟與市場已經發生聯繫,但是這時的寺廟與市場的關係還不密切。

  唐宋畢竟是我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時期,尤其是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釋道三教並立,進入全盛時期。廟會活動逐漸由祀神、娛神向娛人發展,增加了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等等。佛道二教大量修建寺廟、道觀,爭取信徒,招徠群眾,從而促進了廟會活動的繁榮。此時,廟、台、祠、宮、觀、庵等建築十分密集,龍王廟、天爺廟、祖師廟、娘娘廟、火神廟、土地廟、城隍廟、關爺廟、山神廟、河神廟、禹王廟、聖母廟、二郎神廟等數不勝數。這些為日後廟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廟會亦應運而興,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壯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