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泰戈爾到莫言 諾貝爾眼神何以迷戀東方色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7 09:58:01  


 
  瑞典諾貝爾博物館文學研究員克里斯蒂安.弗雷德告訴記者,許多歐洲讀者,包括他自己,都覺得莫言的小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銳利的感官細節的描寫。他說:“當我讀完《天堂蒜薹之歌》時,甚至仿佛能在指尖嗅到腐爛的蒜薹的氣味。美與醜、苦難和幽默總是在莫言的作品中如影隨形,而偉大的作家總能描繪這類不確定性。”他認為莫言的寫作生動有力,充滿暗喻,震撼人心。

  他相信莫言的獲獎幫助西方讀者打開了新的文學視野。對他們而言,莫言的作品既有有趣的異國情調,同時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

  在諾貝爾文學獎給莫言的頒獎辭中,稱他為“詩人”,說:“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在這些民間故事中,驢與豬的吵鬧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被賦予了超自然的能量。”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認為,因為是表征某種集體無意識,好作家必定會書寫生活其間的某個共同體,所謂的“鄉土”也不應去政治化、去語境化,變成一種抽象的全球性的“鄉土”,而應當回到具體的歷史語境中。莫言所寫的“高密東北鄉”正是因為豐厚的農村生活體驗而逃離了單面的危險,他的作品大都正面處理中國的農村經驗,尤其是五六十年代中國社會一系列政治運動下的農村,具備了相當深刻的複雜性和特殊性。這才是莫言的與眾不同之處。

  在諾貝爾頒獎辭中說:“莫言的故事有著神秘和寓意,讓所有的價值觀得到體現。莫言的人物充滿活力,他們甚至用不道德的辦法和手段實現他們生活目標,打破命運和政治的牢籠。”大江健三郎曾說,他和莫言之間的聯繫在於他們同在古老的亞洲這片土地上,而這個亞洲並不是作為新興經濟勢力而受到寵愛的亞洲,而是蘊含著持久的貧困和混沌的富庶的亞洲。可以說,莫言充滿歷史的具象苦難、執著於鄉土而又超越鄉土的作品獲諾貝爾文學獎青睞毫不奇怪。

  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認為,莫言的獲獎釋放了中國文學界對諾貝爾文學獎的焦慮和壓力,同時,莫言的獲獎證明了中國文化正日益受到世界關注。而當下既融入世界潮流又具獨特性的中國文化,恰能在莫言的作品中得到體現,這是一種不對立的、大氣的文化。他說:“莫言作品中強烈的高密鄉的想象,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文學中都是獨特的。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創作與生命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了獨有的源泉。不少書寫鄉土的拉美作家,也曾受過西方教育,而莫言則是以自己不尋常的生活經歷書寫了20世紀民族的歷史,在他的作品中,用充滿內爆力的敘述體現了一種生命的極限,一種中國人永不屈服的精神。”

  ■相關鏈接 布克獎

  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每年頒發一次。布克國際文學獎則是由布克獎主辦機構於2005年創立、作為前者補充的獎項。該獎面向全球以英語寫作或作品有英譯本的在世作家,每兩年頒發一次。

  (來源:上海文匯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