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藝術品銷售額下降 中國退回世界“老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30 07:55:06  


北宋黃庭堅書法《砥柱銘》2010年拍出4億多元高價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風頭正勁的中國藝術品與古董市場在2012年遭遇寒流,總銷售額下降了24%,退回“世界藝術品市場”第二的地位。今天出版的《2013年TEFAF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示出這一變化。

  《報告》指出,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及不確定因素持續存在的結果蔓延至2012年的藝術品市場,全球藝術品市場年度銷售額下降7%,從463億歐元降至430億歐元。銷售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中國市場的萎縮,被視作銷售增長關鍵的中國拍賣市場成交額下降了30%。但是,美國市場的增長抵消了中國市場的衰退,2012年美國藝術品市場上漲5%,成交額達142億歐元。2012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占有率經歷了重新洗牌,美國以33%的占有率重回第一位(較2011年上漲4%);中國占25%,降至第二位(下降5%);英國仍然保持第三位,占23%(上漲4%)。

  2011年,中國第一次成為世界藝術品與古董市場的主力,其銷售份額猛增至全球的30%,但2012年遭遇戲劇性的下滑。《報告》中指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近三年來第一次開始減速,總銷售額為106億歐元,下降了24%,重新回落到世界第二的位置。減速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因素(受經濟增長減速和持續的流動性緊縮影響)以及市場上高品質高價格的藝術品數量的減少。另外,許多藝術基金和其他帶有投機性質的投資者也在去年減少了對藝術品市場的參與。”

  《報告》發現,很多藝術品買家正選擇購買著名的戰後及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以規避資產風險,因此這類作品的高端市場表現令人矚目。戰後藝術品與當代藝術品是市場成交額最大的領域,占藝術品總成交額的43%。其拍賣成交額也上升了5%,達到近45億歐元,刷新了最高紀錄。現代藝術領域占據第二大份額,占藝術品拍賣市場的30%。在普遍的蕭條中,高端市場的名家作品還是受到歡迎。

  這份《報告》由專業研究藝術品市場的文化經濟學家克萊爾.安德魯博士受歐洲藝術基金會委托研究並編輯。歐洲藝術基金會是TEFAF歐洲藝術博覽會的承辦者,該博覽會是國際藝術品市場極具聲譽的頂級盛事。中文版《報告》由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譯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