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原“欒川人”還有多少謎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8 09:52:36  


孫家洞遺址外景。
  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河南省首次在洞穴中發掘出中更新世古人類化石(見光明日報3月11日8版),專家稱為“欒川人”。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原走出的“欒川人”,帶給了我們哪些驚喜?又帶給我們哪些謎團?

   挖洞挖出古化石
 
  19世紀中葉,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尋找人類祖先的風潮,從歐洲到非洲的廣大區域,遍布了西方探險家的足跡。19世紀末,仍在苦苦尋覓的探險家最終將注意力轉向了東方。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位於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區周口店村的龍骨山山洞,人們發現了一枚類似人類的牙齒化石。這一遺址1921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先發現,此後又有多名學者對其進行了發掘,1927年加拿大學者步達生對周口店遺址進行正式發掘,並將周口店發現的三枚人的牙齒正式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1929年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在發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個頭蓋骨,轟動了世界。

  欒川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龐海嬌介紹說,近年來,在欒川發現過蝙蝠洞等古人類遺址。而這次“欒川人”的發現,卻和當年“北京人”的發現一樣,也要追溯到一次“偶然”。欒川素有“洛陽南大門”之稱,是國家首批十七個“中國旅遊強縣”之一。2006年,欒川縣欒川鄉灣灘村群眾挖洞,打算搞旅遊開發。欒川縣文通文物鑽探隊隊長李莊的一個親戚也是挖洞人之一,他順手把挖洞時收集到的一些犀牛骨化石放在家中。李莊見到這些化石後,感覺有重大考古價值,就向上級部門反映了情況。李莊的匯報引起了縣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的重視,隨即旅遊開發和挖洞活動被叫停,該洞也被命名為“孫家洞遺址”。
 
  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欒川縣文物管理所將孫家洞作為文物普查點進行了登記保護。經過認真勘查研究,一份專項報告發出,認為這裡可能存在古人類活動的遺跡,希望進行搶救性發掘。2012年5月至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欒川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孫家洞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牙齒化石構建出“欒川人”
 
  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原地區什麼時候開始有古人類?一直是國內古人類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