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媒:天安艦事件後 亞洲地緣政治洗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5 15:17:47  


  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國天安艦事件開始動搖亞洲地緣政治學版圖。一度陷入僵局的韓美日三方合作正在迅速恢復,而曾憑借特有的等距離外交在亞洲擴大影響力的中國似乎陷入困境。據《華盛頓郵報》23日報道,隨著韓國要求聯合國採取對朝制裁措施,亞洲地區正面臨關鍵時刻。

  日本從“脫美入亞”轉為“美日同盟”

  上台初期標榜“脫美入亞”的日本鳩山政府開始回過頭來加強美日同盟。首先,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里不斷使日美關係惡化的沖繩美軍基地遷移問題,在本月23日告一段落。有分析認為,日本改變方向,很大程度上是天安艦事件起作用。再加上近來與中國的外交摩擦加劇。繼上月8日和21日中國軍隊直升機在日本海域附近接近日艦,本月15日在慶州舉行的中日外長會談上,還曾引發激烈的爭論。日本內部形成了“當前不能動搖美日同盟”的共識。

  美國欲恢復“昔日地位”

  美國在亞洲的地位曾一度被中國排擠。尤其是,在韓國的盧武鉉政府和日本的鳩山政府,美國接連受到“怠慢”。但美國以此次天安艦事件為契機,通過韓美、韓日同盟,謀求恢復昔日地位。奧巴馬去年首度訪中時,被批“恥辱外交”,因此,美國大有將此次事件視為對中施壓的機會。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親自出面,支持韓國政府的調查結果,稱其具備“確鑿證據”,在強調事件嚴重性的同時,在國際社會上提出了“中國責任論”。

  中國“大傷腦筋”

  試圖在地區內掌握領導地位的中國陷入困境。《紐約時報》評價說,中國自1992年與韓國建交以來,憑借等距離外交和擴大貿易規模來鞏固區域內的地位,而此次因朝鮮的突然行動而陷入兩難境地。不僅是韓美日三國,來自歐洲等國際社會的壓力也日益增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楚樹龍表示:“中國對朝鮮過分保護。如今應改變方式。”但《紐約時報》指出,中國政府無法輕易拋棄朝鮮有其戰略考量。如果連中國也參與對朝施壓,最終引發朝鮮體制崩潰或韓國主導統一的局面,美國的盟國勢力就會直逼眼前。正是因為這種擔憂,中國無法對朝鮮置之不理。因此,本月末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訪韓行程備受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