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櫻花之國--日本概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6 15:36:55  


 

  經 濟

  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但戰後的日本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重點發展經濟,使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2008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合4.91萬億美元。截至2009年年底,日本外匯儲備為1.049萬億美元。至2008年年底,日本外匯儲備達10185億美元,為世界第二;擁有約2.5萬億美元海外資產,連續十多年為世界最大債權國。日本製造業高度發達,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70%左右。著名公司有豐田、新力和松下等。

  貨幣名稱:日元(Yen)

  【資源 】日本礦產資源貧乏,除煤、鋅有一定儲量外,90%以上依賴進口,其中石油完全依靠進口。主要資源依賴進口的程度為:煤95.2%,石油99.7%,天然氣96.4%,鐵礦石100%,銅99.8%,鋁礬土100%,鉛礦石94.9%,鎳礦石100%,磷礦石100%,鋅礦石85.2%。為此,日本政府積極開發核能等新能源,截至2006年7月,擁有55所核能發電站,總發電裝機容量為4822萬Kw(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森林面積2526萬公頃,佔國土總面積的66.6%,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木材自給率僅為20%左右,55.1%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

  日本山地與河流較多,水力資源豐富,水力發電量約佔總發電量的12%左右。近海漁業資源豐富。

  【工業 】工業高度發達,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工業總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京、阪神、中京和北九州為四大傳統工業區,後又出現北關東、千葉、瀨戶內海及駿河灣等新興工業地帶。 

  【對外貿易】外貿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入關”後,日本開始取得和其他締約方同樣的平等地位。按照關貿總協定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市場條件。此後,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日本財政年度從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主要進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車、電器、一般機械、化學製品等。主要貿易對像是中國、美國、東盟、韓國、台灣、香港、德國等。 

  ◆ 日本的“重大自然災害制度”

  日本“重大自然災害制度”規定,當發生對國民經濟生活產生深刻影響的災害時,政府將提高中央財政對受災地區的補助額度,以減輕地方公共團體的財政負擔。制度的執行依據是日本政府頒布的針對重大自然災害特別財政援助相關法律,政府可根據災區公共設施和農業用地的受損狀況來判斷是否適用於該制度。

  日本把重大自然災害細分為“標準重大自然災害”和“局部重大自然災害”兩種,其判定標準和補助範圍有著很大不同,前者不限特定區域,特指災害本身,後者則具體指定某個行政區域。 

  日本“重大自然災害制度”設立之初,判定標準非常嚴格,只有1995年發生的阪神大地震等為數不多的災害適用於該制度。此後,考慮到地方財政狀況不斷惡化以及迅速進行災後重建的需求,日本中央防災會議於2000年對判定標準進行了調整。 

  以涵蓋教育、住宅和福利設施在內的公共設施災後重建為例,過去只有受災損失超過全國地方標準稅收4%時才能成為“標準重大自然災害”,而現在這一數值已下調為0.5%。此外,“局部重大自然災害”的核定標準也由過去的“損失額超過當地稅收的100%”調整為5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