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評論:亞運會,廣州有幸更有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4 10:04:15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承辦國際大型體育盛會與城市的發展,兩者有無因果關聯?如有,孰先孰後,還是互為因果?廣州籌辦亞運會的過程為這一爭論提供了新的例證。

  一般說,發達國家的申辦城市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無需借盛會謀發展;發展中國家則希望在具備一定條件時,利用盛會的高標準和綜合要求,將城市建設推向更高水平。國情、市情不一,思路和做法也不相同,並不存在此是彼非的簡單區分。

  美國是舉辦奧運會次數最多的國家,儘管也要為奧運會增建體育場館和相關設施,也會因各國觀眾的到來而拉動旅遊業,但城市本身很少為此大興土木。

  韓國曾在上世紀80年代接連舉辦亞運會和奧運會,當時的漢城向漢江南岸拓展,築路架橋,建造樓宇,形成了日後繁華的都市新區。若不是體育盛會做東這樣難逢的契機,那塊面積不小的新區不知要拖後多少年才能有模樣。然而,到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前,韓國人懂得了環保的重要性,新建球場注意不要破壞環境,還要儘量使其“綠色”。 

  這也是發展過程中逐步認識到的。廣州幾度承辦大型盛會,助推了城市建設。為迎亞運維護和改建老舊場館,適量增建日後可做大眾健身去處的新場館,只是城市改造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氣力花在治理空氣和水污染以及道路交通上,朝著天更藍水更綠的目標努力。有了機遇,這些遲早都要做的事情便可大大提前。

  因具備基礎而獲得機遇,因抓住機遇而更大發展,這應該是未來的趨勢。廣州有幸,廣州有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