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東亞政經兩大板塊的拔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5 09:51:04  


  中評社台北1月5日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上任後,近日首次訪問中國大陸,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達成經濟金融領域的廣泛合作計劃,不僅在形式上強化中日關係,對雙方更具戰略意義。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說,這項合作計劃最受人矚目的內容包括:(1)推進雙方在跨境交易中儘可能使用人民幣與日圓結算;(2)允許日商在華直接投資以人民幣計價;(3)日本將購入一定規模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4)自2012年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這些計劃內容實在,並非一般原則性的空泛共識,顯示雙方在“擱置”某些爭議的同時,願意共同在經濟金融領域推進戰略合作的積極態度。

  對中國大陸而言,重大的戰略意義有二:第一,自2008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包括雙邊貿易的人民幣結算、開放外商在中國的直接投資以人民幣計價,以及允許並鼓勵各國以投資中國國債的方式作為其外匯儲備的新內容。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三年來成果明顯,但主要合作範圍局限於經濟規模較小的發展中國家,而日本的GDP全球第三、外匯儲備全球第二,加上中日兩大經濟體間的巨大雙邊貿易額,如今在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投資貨幣及儲備貨幣三方面同時跨出第一步,意義非比尋常,是人民幣國際化極為關鍵的戰略突破。

  其次,關於啟動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談判,這是中國大陸在10加1(東協與中國)、兩個CEPA(大陸與港、澳)、一個ECFA(兩岸)之後,又一個重要的區域化工程。與之前由美國主導的TPP(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相比,前者實在得多。

  對日本而言,過去20年經濟持續低迷,重要經濟指標逐一被中國超越,自五年前安倍晉三擔任首相開始,到繼任的福田康夫、鳩山由紀夫,已出現明顯的親中傾向,其中尤以鳩山提出的“疏美親亞”為最;也正因如此,加上中國與東協的關係推展迅速,警惕了美國,令奧巴馬疾呼“重返亞洲”,並採取一系列在西太平洋地區“遏制”中國大陸的動作,也產生相當效果,不僅重新強化了美國與傳統盟友日、韓的軍事合作關係,也積極爭取東協十國,甚至澳洲、印度在軍事安全上站到美國這一邊。

  但必須看到的是,軍事安全與經濟貿易是兩回事,不僅各有各的屬性,甚至還存在著矛盾,軍事安全可能是對立性的,經濟貿易卻是合作性的。這讓中國大陸周邊的國家與地區不得不做出“政經分離”的選擇:政治、軍事、安全上傾美,經濟、貿易、市場上傾中。換言之,東亞及西太平洋地區在地緣上,正在發展及形成兩大板塊,一是以美國為核心的政治板塊,另一是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經濟板塊,兩大板塊間時而碰撞、時而拉扯,從而經濟產生摩擦與緊張。在中美兩大板塊之間的,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小型經濟體,也因此經常面臨到“兩大之間難為小”的糾結與困擾。這是宿命,無從迴避。

  日本的選擇模式可視為一個示範,政治、軍事、安全上毫不猶豫地站在美國一邊;經濟、貿易、市場上則不得不靠向中國,甚至在與美元霸權利益有衝突的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上,也做出很可能令美國不快的選擇。日本如此,其他國家又何能例外。

  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的地緣戰略形勢將如何演變,也由此得到觀察與研判的邏輯,其繫乎兩個因素及其趨勢而定:(1)美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能力,特別是世紀金融危機後,美國有無修補資本主義結構性問題的能力;(2)中國大陸在政治社會上的長期穩定能力,特別是有無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決心與魄力。

  亞洲太平洋,十年後難定浮沉,由此或可一窺全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