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俄版星鏈計劃啓動
http://www.CRNTT.com   2022-10-25 15:43:51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據大公報報道,俄塔社23日稱,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宣布,莫斯科時間22日22時57分,“聯盟-2.1b”運載火箭從俄東方航天發射場升空,將“球體”項目首顆衛星“斯基泰人-D”和3顆“信使-M”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俄媒稱,“球體”衛星星座由超過600顆衛星組成,它的功能與美國的“星鏈”和英國“一網”互聯網衛星星座類似,但性能更加強大。

  俄羅斯《消息報》23日稱,“斯基泰人-D”衛星屬於“球體”衛星星座的首顆實驗衛星,負責測試俄羅斯未來寬帶互聯網衛星技術。報道稱,俄羅斯聯邦副總理兼工業和貿易部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表示,整個“球體”衛星星座將由600多顆衛星組成,主要目標是通過創造新的太空技術、系統和產品來確保俄羅斯的高質量空間服務,以實現經濟的有效數字化轉型,并確保俄羅斯聯邦的安全。“它的功能與‘星鏈’、‘一網’等外國互聯網衛星類似。”

  雖然俄媒在報道中普遍將“球體”衛星星座與美國“星鏈”衛星星座相提并論,但兩者在設計和功能上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美國“星鏈”衛星星座規劃由1.2萬顆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小型衛星組成,主要軌道高度在300-400公裡,通過圍繞全球的衛星網絡提供高速網絡服務,從而擺脫地面基站的束縛。截至2022年9月,近地軌道上共有2300顆正在運轉的“星鏈”衛星。“星鏈”龐大的衛星數量,使得對手幹擾或破壞其功能的難度非常高。但到目前為止,“星鏈”衛星搭載的仍只有通信模塊。

  相比之下,俄羅斯“球體”衛星星座擁有的衛星數量少得多,總共只有600顆左右,不過它們的功能更為複雜。按照俄羅斯前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說法,“球體”衛星星座項目包括運行在不同高度的多種衛星,具備衛星通信服務、對地觀測等不同功能,從而讓俄羅斯擁有“最現代化的太空通信和監控系統”。

  據了解,“星鏈”互聯網衛星星座在俄烏衝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但破壞了俄軍試圖讓烏克蘭基礎通信系統失效的企圖,而且還廣泛被用於烏軍的作戰行動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