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冬奧籌備全面展開 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30 09:51:21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和煦的春風重回神州大地,忙碌了一個雪季的各大雪場也陸續進入休整模式。然而,冰雪消融並沒有影響北京和張家口籌辦2022年冬奧會的步伐,籌備工作不斷升溫。

  2016年是北京和張家口籌辦2022年冬奧會的開局之年,從制定籌備工作的總體規劃,到確定路線圖和時間表,各項工作將全面有序展開。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聯合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在申辦2022年冬奧會時,北京和張家口就提出把申辦過程與城市發展相結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借助頂級體育賽事的平台,促進整個區域的一體化。

  張家口市委書記侯亮表示,現在,張家口與北京的內在聯繫正在發生變化,國家有關部委、北京市有關部門經常來張家口調研指導、現場辦公,協調解決交通互聯、產業共建、能源替代等重大問題。

  相對於交通、基建設施的逐步一體化,有專家認為,京津冀三地在城市管理水平、綜合服務水平等方面的一體化意義更大。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鮑明曉認為:“籌辦冬奧會的價值之一,就在於提高一體化的實施效率,特別是在制度建設、城市綜合區域的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意義更大。” 鮑明曉表示,籌辦冬奧會這樣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對提高京津冀一體化實際運營的效率、效益、效能有很大幫助,“很多東西是花錢買不到的,必須要通過大型活動來磨合和檢驗,籌辦冬奧會在這方面的意義很大”。

  促進北京張家口建設

  “北京在城市文化形態的豐富程度、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等方面,依然有不少提升空間。”鮑明曉說,通過籌辦冬奧會形成國際化的生活方式和多元的文化樣式,能更好地提升北京的城市品質。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認為,舉辦冬奧會是順勢而為,體現了公眾需要,也與城市功能定位相契合。他認為,籌辦冬奧會“要在3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通過交通設施建設縮短地域距離;二是構建更合理的產業布局,在城市規劃中發揮張家口的綠色屏障功能;三是在大氣治理、環境保護方面協同合作”。

  侯亮說:“申冬奧成功後,張家口真正火了起來,幾乎每天都有前來洽談合作的國內外客商,崇禮滑雪場、草原天路等景區更是人氣爆棚。”目前張家口已與奧地利、加拿大、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正成為河北發展中極具潛力和吸引力的地方。侯亮表示,張家口確定了發展大生態、大旅遊、大數據、大健康,新能源、新技術,高端製造的“四大、兩新、一高”產業定位,未來幾年將有200多家礦山企業和高污染企業陸續退出,張家口的產業結構將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冬奧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一次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深入交流的盛會。正如“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所說:“奧林匹克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種源於內心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熱愛,是中國綜合實力的體現。通過籌辦冬奧會的歷史契機,實現更快的環境改善進程,更高的區域發展水平,更強的公眾參與力度,將給我國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冬奧會是其他很多體育賽事無法比擬的平台。” 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易劍東表示,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加強對外交往,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多彩魅力,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發展成果。

  對此,鮑明曉深表贊同:“冬奧會是世界上被廣泛認可、關注度極高的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可以傳播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道路。中國的文化元素,通過‘奧運’這個共通的語言傳播,也更容易被接受。”(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