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鏡頭:華梵大學彰顯中華文化與佛教思想
http://www.CRNTT.com   2020-10-05 00:19:03


阿育王柱純銅鑄造四面獅頭。(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新北10月5日電(記者 黃文杰)私立華梵大學座落新北市石碇區550公尺高之大崙山,校園清幽,校方在視野開闊的中心區位,設置阿育王柱,作為華梵的精神象徵,目的在於惕勵學子培養正氣,效法獅子的威德,能發獅子吼,正氣凜然,威震十方。另外,華梵以培養學子慈悲智慧為旨趣,勉勵學子能效法阿育王(Asoka)的作為,為社會謀福祉。
 
  有關阿育王柱的緣起及含義,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的統治者阿育王,很年青時,勇猛好戰,後來因為聽聞佛法,頓發大心,痛懺征戰是非常悲慘的,就發願把佛法推行遍尚天下四方。凡是佛法所到的地方,都設立四面獅像的柱子,以代表佛教的宣揚,這就是阿育王柱的由來。

  阿育王柱由名建築師沈祖海規劃設計,曉雲導師親自指導製作。阿育王柱高27公尺,柱身高21公尺,直徑1公尺半,採深紅印度花崗岩;柱頭為6公尺高的純銅鑄造四面獅頭,重八噸。柱頭下方為獅座。
 
  校園裡有阿育王柱、百丈寮、鐘亭等著名景點,更可遠眺雲海、夕陽,常吸引許多民眾入校參觀,感受創校者曉雲導師提倡覺之教育精神。

  華梵景點還包括文物館、流光書屋、趙州茶亭、大崙攬勝、登天梯、風空劇場等,學校大門旁還有法華塔,文物館等景點假日也對外開放,讓民眾健行攬勝。 

  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為佛教界大德比丘尼,集教育家、宗教家、藝術家於一身,提倡重視德育的覺性教育。以「華梵」為校名,意在彰顯五千年中華文化及兩千年中國佛教思想,用專業技術服務人群,以高尚品德導正社會。校歌由釋曉雲法師作詞,黃友棣教授作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