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國濟州島抗建美軍基地之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5 09:39:01  


  作者:鍾樂偉 香港 悉尼大學韓國研究系博士候選人

  有韓國“後花園”之稱的濟州島,一直都長居韓國旅遊必到景點之首。近日,這個亞洲一大奇景成功被選為“世界新七大自然景觀”之一,與美國的大峽穀國家公園和越南的下龍灣等世界級旅遊勝地齊名。其實,從02年起,濟州已經多次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的肯定,亦是國際上首個贏得“三冠王”稱號的景點,即包括生物圈保護地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等三大自然科學領域。當然,能夠成為世界公認的天然奇觀,肯定與當地賴以維持的和平氛圍有關。

  儘管早前第10屆國際核裁軍與防擴散會議在濟州舉行,韓國政府與聯合國一同推動名為“濟州程序”的裁軍和防擴散協商計劃更獲得高度評價,但原來近月韓國政府一直秘密地在當地增建一個美國的海軍基地,而且強行要求當地的民眾搬出現居地以便進行建築工程,因而釀起當地居民自發成立反建美軍基地的和平運動,可是在主流媒體的一致淡化下得不到應有的關注。然而這種主流態度,與濟州的抗爭歷史背景和當下濟州地緣政治計算有莫大的關係。

  濟州的反美軍基地運動 

  1800多平方公里的濟州島,在2006年因為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美譽後升格成為韓國的特別自治道後,韓國人把濟州島改稱做“香加坡”- 香港 + 新加坡,即期望它成為國際大都市。然而除了繁盛的一面外,濟州背後卻包含著極具歷史價值的自然景觀。

  濟州成為美軍基地的選址源於1993年12月韓國國防部第156屆參謀總長聯席會議。其後,02年Hwa-soon港獲選為海軍基地,但由於遭當地居民抗議而被迫重新選址。2005年Wee-mee獲選為新海軍基地建設地,卻同樣遭到居民抗爭而作廢。經過兩次失敗經驗的教訓,時任總統的盧武鉉以“沒有武裝力量就無法守護和平”為理由再次為基地選址,並成立 「海軍基地振興院」。2006年,濟州特別自治道知事成立海軍基地專案小組,並於 07年6月盧武鉉政府執政時期對當地居民實施民意調查後,決定以江汀村為最後落實基地的選址。其後,國會通過預算案,並於去年年底開始動工,估計在2014年於濟州島建造一個能夠同時停泊二十艘艦艇的軍港碼頭、以及可停靠兩艘巡航艦的民間碼頭,所組成的海軍基地。

  當然,自動工以來,示威抗議聲浪不斷,例如韓國反對派實施了旨在罷免濟州知事的公投,以阻止建設海軍基地;從3月起連續五個月用身體阻止建設工程,並主動寫信給知名學者喬姆斯基 (Noam Chomsky) 聲援等等。反濟州島軍事基地的和平運動者擔心,海軍基地一旦完工後,一方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而且也可能會被美國用作對付中國的基地,從而遭到中國的報復,濟州島恐怕將會成為強國之間的戰場。所以,大體而言,當地民眾把反對的理由歸納為四大方面:首先,韓國國防部在未經當地村民同意的情況下強行推進建設,侵犯了村民的權利;第二,海軍基地建設會嚴重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第三,韓國最主要的威脅來自朝鮮,當局在遠離朝鮮的濟州島建設海軍基地令人感到疑惑;最後,濟州島位近日本和中國,在敏感的地帶建設海軍基地勢必會刺激兩國,造成地區局勢緊張。

  濟州島的抗爭文化史 

  一個本來與世無爭的小漁村,頃刻變成警民衝突的戰場,令外間不禁對發生在濟州這個和平之島上的抗爭運動感到疑惑。其實,這與濟州在韓國民族歷史上留下的創傷烙印有關。

  遠離韓國行政中心的濟州,地理上不但凝聚了與韓國本土維持著一定的疏離感,更是韓國民族抗爭史中反抗力量的大本營。而正正是這種強悍的地域風格,激發起一次又一次向首都政權不滿的抗爭運動,當中尤以發生在1948年4月的濟州島四三事件所造成的傷痛,屬韓國建國後最大的民族悲劇。

  濟州島四三事件是指1948年4月3日發生在濟州島的民眾抗爭事件。當時韓國雖然脫離日本統治,但是朝鮮半島依然由美、蘇以三八線分割佔領。就在這個背景下,濟州民眾為了反對美軍佔領下的韓國單獨舉行選舉可能帶來的分裂後果,在當地組織武裝起義反抗。可是,當時的韓國政界卻把濟州的異見運動妖魔化為朝鮮滲透的顛覆行動,以合理化其武力鎮壓,最終造成成千上萬的平民死亡。

  這事件一直是韓國社會上的一大禁忌,基於各種原因,在韓國並不允許被廣泛討論,政府也刻意隱瞞確實的死亡數字。及至90年代隨民主化後要求還原事件真相、恢復犧牲者名譽的呼聲逐漸增高,人民才得以了解這冷戰時期最悲慘的事件。因此可見,濟州民眾一直對韓國政權帶有高度的抗拒和擔心再次成為政治角力的犧牲品。

  地緣政經因素的宿命 

  駐韓美海軍基地的選址一改再改卻離不開濟州島,其實與濟州位處東北亞極具戰略價值的宿命位置有關。濟州地緣政經上扼守從日本海進入中國東海的必經之路,其特殊的戰略地位確實無可替代;此外,由於絕大部份韓國進出口貨物皆依賴海上運輸,尤其是原油幾乎全部都是經濟州島南部海域運送的,所以濟州島近海的航路屬韓國經濟的大動脈,無疑在濟州島建設海軍基地的意義,對韓國的經濟命脈有莫大關係。

  另外,濟州島位處中日韓三國的核心海域的中心,亦是歐美海路、歐洲海路和中東海路中間的戰略要塞,如果美軍在此建立新的海軍基地,將會強化美韓同盟在東北亞海域的影響力,對屬該海域的爭端的鄰國安全構成新的緊張氣氛。

  當然,當濟州島未來成為“韓國的夏威夷”時,該軍事基地的驅逐艦和巡邏艦可以保護韓國南部釜山等重要城市,能夠抵禦來自朝鮮的遠程導彈。而且,如果允許美國艦船出入濟州海軍基地,可以防止朝鮮運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可以有效監督朝鮮核擴散的舉動。正正有著以上種種地緣因素和冷戰思維的考量,濟州和平之島的命運亦將無奈地毀壞於推土機的行動之下成為過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