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國勳答中評:全民檢測必要 港府不應再被動
http://www.CRNTT.com   2022-02-12 00:30:37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記者 段曉魯)香港疫情嚴峻,單日確診個案屢創新高,隱形傳播鏈遍佈各區。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對此在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全民檢測有其必要性,若未能社區清零,只會陷入不斷的循環中,既沒有享受真正達到動態清零的好處,又付出了嘗試動態清零的代價,還望港府明白“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予以新的模式、新的思維,突破所有的“不可能”。

  劉國勳說,確診個案上千的首天,急診室已出現容量不足,多名市民被急症室“退回”,導致確診者被迫在家自我隔離,原本只有一人染疫,最後全家都“中招”。而且當局指示及程序模糊,一開始讓確診者搭的士前往急症室(搭的士已是個非常不可理喻的建議),到了急症室又“白等”一輪,需要返回家中,確診者在社區穿梭多時,這只會使社區出現更多傳播鏈,引致疫情失控。這樣無論強制檢測多少人都無補於事,因為根本沒有能力接收這班確診者,防止進一步傳播。以現時的傳播速度和現在的檢測措施,要找出所有隱形傳播鏈根本就是不可能。而且衛生署熱線又難以接通,市民面對這種情況難以適從。

  劉國勳稱,現時最需要的是加快速度接收所有確診者,將他們按嚴重程度分級,安排統一隔離和醫治。地點無論是租用酒店,或是亞洲博覽館都可行。同時予密切接觸者及次接觸者監測手環,限制其出行最少一周。

  劉國勳指出,社區仍有很多隱形傳播鏈,必須找出這些傳播鏈才能做到清零的效果,使社會回復正,因此全民檢測有其必要性。若要全民檢測,少不了封城一段時間,又或是採取分區封城的方法。現時的“爆疫、關閉處所、減少聚集”的防疫政策只能減慢病毒傳播,最終目標還是清零以阻斷病毒傳播。若未能社區清零,只會陷入不斷的循環中,期中付出了嘗試動態清零的代價(社交限制措施、對表列處所進行管控等令經濟受挫),卻又未能享受真正達到動態清零的好處(生活正常化)。望港府明白“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予以新的模式、新的思維,突破所有的“不可能”。

  劉國勳表示,特區政府經常說沒有能力做到全民檢測,其實方法很多,只是港府沒有這個決心想做這件事情,最後都是犧牲了市民。就人員方面,港府可調動政府其他部門的公務員、增設檢測臨時職位、社區動員(包括招募義務人員或請各政黨協助動員),決定封城更可招聘該屋苑的管理員協助上門檢測。若局方實在力不從心,就應該儘早邀請內地疫情防控專家團訪港提供抗疫指導,並請求中央政府派員支援,不要等到香港市民“人財俱傷”才有所行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