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航天科學家訪港 蔣建湘:提升港青國家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21-06-24 00:17:00


負責“長征”“神舟”“北斗”“天問”“嫦娥”等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的科學家​團隊香港亮相(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6月24日電(記者 沈而忱)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23日上午在香港理工大學開講。首場講座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神州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帶來。講座前,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林大輝、香港中聯辦教科部部長蔣建湘、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等與科學家團隊進行會見。蔣建湘在會見儀式上致辭指出,香港青年學生可以借此機會深切感受我國火箭發射、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的輝煌業績,提升他們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蔣建湘表示,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在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之時,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隆重訪港,舉辦“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此次來港的可謂我們國家航天英雄模範團隊!有神舟飛船總設計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北斗衛星總設計師、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總監及航天科技青年代表。陣容豪華,前所未有。航天科技系列報告會,除在香港理工大學之外,還會到香港大學及6所中學。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年學生將借此機會深切感受我國火箭發射、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的輝煌業績,從中領略航天科學家科技報國、興國、強國的博大襟懷。這必將大力弘揚我國航天精神,激勵香江學子樹立星辰大海的科學夢想和自立自強的科技自信,提升香港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蔣建湘指出,中央政府十分關心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2017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24位香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批示:香港具有較雄厚的科技基礎,擁有眾多愛國愛港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這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支重要力量。長期以來,香港科技界為香港和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為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出貢獻,是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央有關部委和特區政府、香港中聯辦認真貫徹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動國家科技資源對港開放並取得新成效,香港與內地科技交流合作進一步頻密。

  蔣建湘提到,香港理工大學是較早參與兩地科技合作交流的高校。理大容啟亮教授、吳波教授團隊,是國家深空探測重大科學工程的香港“老朋友”,也是香港唯一參與國家深空探測的科學家團隊。其參與了嫦娥三、四、五國家探月工程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此外,自2003年起舉辦的“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已連續辦了17屆,於2017年慶祝回歸20周年之際舉辦的“創科驅動,成就夢想”科技展,曾吸引了20多萬名青年學生觀看,這些活動大大激發了香港青少年國家情懷。

  蔣建湘續指,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已經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作出明確部署,香港創科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香港也將進一步發揮其基礎科學研究、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優勢,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參與會見的還有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等航天科學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