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韋迪:不要讓仇視與敵意模糊台灣人的雙眼
http://www.CRNTT.com   2021-07-27 00:20:07


 
  沒有疫苗選擇權的社會談什麼民主疫苗;死一個人是數字,死一百個人是悲劇,台灣因染疫已死了八百多人,這是社會的大悲劇,也是人民生命權因政府錯誤決策而被剝奪,但這個政府仍不自責,也拒絕問責,還有那麼多人護航保駕,你說奇怪不奇怪?台灣人民應深切了解,每一次世界災難的侵襲,都是一次全球格局的重新洗牌和重構,越大的災難越是如此。在災難面前,各國應對的表現優劣,不僅是國家基礎實力的展現,更是體制良窳的較量。這次中國克服難關,而歐美國家應對無力,暴露政府治理能力強弱有別,也映照出不同體制在災難面前的虛實樣態。

  國家強弱趨勢在過程中顯露無遺,崛起中的新興大國抓住這次良好機遇,在這場大考中表現突出,預示了疫情過後強國之間角力大體的優劣態勢。一場疫情,令人懍於政治仇恨竟超越人權和人性。停止仇恨和對立吧!因為仇恨、報復永遠填補不了歷史的遺憾,請回到人性良善互助,攜手救難。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不可能獨存於世界之外。兩岸明明可以共創“雙贏”的決策,兩岸卻互相指控、互相獵巫,互相把對方妖魔化;這是意氣多於專業,政治大於防疫。如此“刷仇恨值”,除讓雙方互信更低外,也讓更多人民百姓覺得憤怒。國父孫中山先生曾強調,有道德始有國家,有道德始有世界。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道德仁義者,互助之用也。換言之,國家有義務為人民施行仁政,維持道德秩序,並實踐社會正義。專欄作家史蒂芬斯對記者忠告,今天媒體的責任不是迴避或遠離事實,而是直視事實,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地報導出來,說出真相,是什麼就說什麼。唯有新聞媒體願意堅守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政府、社會才會有希望。

  兩岸政府請多點理性,多想想無辜廣大的老百姓吧!疫情當前,防治工作千頭萬緒,正是考驗政府專業能耐的時刻。在此艱難之際,多點人性、多點體恤、多點理性,少點官威、少點口水、少點政治心計,才是上上之策。仇視與敵意模糊了台灣人的雙眼,看不清身為人,應該做出的選擇,政治算計讓自己淪為政治動物,造成人民之間衝突對立的仇恨情緒,這樣的人心裂痕才是最難治癒的問題。

  (作者:陳韋迪 財團法人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