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汪毅夫:台灣的“避債戲”
http://www.CRNTT.com   2018-02-18 00:36:04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作者 汪毅夫)顧頡剛教授嘗謂:“以風俗解釋方言,即以方言表現風俗,這是民俗學中新創的風格,我相信其必有偉大的進展”。在我看來,台灣學者徐福全教授的《福全台諺語典》正是其“偉大的進展”之一。該書收錄宏富,解釋精審,簡直是“台灣民俗大全”和“台灣方言語匯”的合訂本。一册在案,嘉惠學人。                        

  春節里讀台灣進士許南英進士詩“本來國寶自流通,每到年終妙手空。海外無台堪避債,大家看劇水仙宮”,想溫習舊時台灣有關“避債”和“避債戲”的民諺和風俗。打開《福全台諺語典》,翻擷未了,一連串的詞條引起我一連串的記憶,真是妙不可言。                    

  “剃頭剃一邊,欠錢不愛還”和“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是對避債者的譏諷和勸告;“借錢時你是阿公,討錢時伊是阿公”和“站著放債,跪著討債”是對債權人的同情和對避債者的批評;“人怕老,債怕討”說的是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有的難處;“皇帝也欠庫糧錢”是對避債的寬容或自我寬慰。至於“避債戲”,“十二月戲沒人請,只好學補鼎”說的是“每到年終”,戲班子多是賦閑,但不排除“人請”就演、尤其是在台南水仙宮前老戲場有戲演的可能也。    

  臨末說說“避債台”。齊如山在《年關》里寫道:“‘避債台’這個名 詞早已有之,又名‘逃債台’。如《漢書·諸侯王表》的序中有‘逃債之台’。注:‘服虔曰:周赧王負債無以歸之,主迫債急,乃逃於此台,後人因以名之’雲雲。”   

   2018年2月17日記於北京 

  (作者汪毅夫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