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台南大學教授林登順 明年要帶學生赴京趕考
http://www.CRNTT.com   2018-10-22 15:12:29


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林登順。(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10月22日電(記者 趙家麟)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林登順22日在“台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開幕式中表示,計劃明年帶領學生跟著祖先的腳步,跨過台灣海峽黑水溝、走福州到北京,親自感受一趟台灣進士科考會試的艱辛之路。

  由台南大學國語文學學系、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聯合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共同主辦的“台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22日起至11月6日止,在台南大學文薈樓展出。展品則包括北京孔廟明清進士題名碑林中清代全部33位元台灣進士的拓片、大小金榜以及進士齒錄等史料。

  居間推動、促成這項巡展在台南大學順利展出的林登順,是台南大學人文與社會學院的前院長,現為國語文學系教授。他在2013年也參與了兩岸學術等單位合力舉辦 的“科學制度在台灣”專題研究,對於巡展來到台南大學校園展出,他提出的帶領學生體驗清代台灣進士之路的構想。

  林登順表示,清代台灣進士有33位,其中有9位在台南,專題巡展的內容,除了介紹科舉制度、33位進士、科舉文化的影響之外,還有一項台灣士子赴大學應試的會館及現況介紹等,例如,北京台灣會館則是當年因台灣士子赴京趕考而設立等。

  林登順說,赴京趕考是科舉制度的重要環節,從渡過台灣過海峽,訪福州,再到北京,這條路線我們的祖先勤奮積極的歷程;他希望明年暑假有機會帶領學生走這條科舉之路,循著祖先走過的路,讓學生們感受科舉文化及古人是如何的努力,也期盼兩岸之間能持續和平,為未來做發展。

  台南大學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林戴文鋒表示,科舉制度在中國有1300年的歷史,每三年一次的科考,錄取名額在220至360名之間,平均每次約280名,若依清代18個行省來分,每個省約有15名。台灣在清代的科舉制度是從1863至1895年,在這212年中,有33位台灣進士,非常的不容易,這條科考功名之路,從在台南府城考秀才、到跨海去福州考舉人,再往北京考進士,是一條漫長而辛苦的路;台南大學今年逢建校120年,專題展在南大展出,也更讓人更清楚台灣本土文化發展及台南走過的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