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總書記用歷史語言回答了哪些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1 11:14:46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梳理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不難發現,他的講話風格之一是善於用典,善於用歷史語言資政育人。他用歷史語言告誡領導幹部要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在想問題、做決策時具有歷史眼光;他用歷史語言發出強烈信號,即永遠不要遺忘歷史,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

  以史資政,以史勵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習近平總書記用深遠的歷史眼光、深厚的歷史學識和深刻的歷史思維,分析現狀、判斷趨勢、把握未來。在他的歷史語言中,我們讀懂了以科學的態度學習歷史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要體現,讀懂了他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和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

  ——回答了為什麼要重視和學習歷史?

  重視歷史:歷史是最好的老師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中國人歷來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氣一樣,就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一樣。

  ——2014年3月28日,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

  憂患意識: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2014年7月7日舉行的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活動上,習近平如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