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西媒懟中非合作,既小心眼又不道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1 14:26:06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於北京舉行之際,《紐約時報》從上周開始陸續發表4篇長文,以“中國式新殖民主義?”為總標題,用質疑的視角講述中國國有及民營企業、包括個體商販在非洲的創業和經營活動,給他們集體扣帽子。

  這組文章歪曲描繪了中國公司和商人在非洲賺得鉢滿盆盈,掠走資源,卻沒給當地發展及就業帶來什麼實際好處的總圖像,表達了西方中心主義者不滿中國與非洲發展經濟合作的典型情緒。

  殖民主義是西方在非洲真實有過的歷史,新殖民主義則是舊西方列強在很長時間裡留給非洲的確鑿後遺症。中國是以合作者的身份進入非洲的,這時的非洲大陸上全是主權國家,中國人來時沒帶槍炮,因而毫無強制力,他們的每一個合作倡議都必須經受非洲國家從自身利益角度權衡的選擇。這裡沒有“新殖民主義”發生的基礎,也不存在推廣它的時代環境。

  一些西方人就是不願意看到中國進入他們的“傳統地盤”開展經濟合作,對出現在非洲的中國公司和中國人,他們怎麼看怎麼別扭。他們寧肯非洲繼續窮著,認為那裡再窮也是他們的後院,中國與非洲國家繞開西方搞合作,就是“大逆不道”。

  中國不向貸款設前提條件不對,中國公司沒有虧損而是盈利了更不對,有的中國創業者在非洲實現了個人夢想,《紐約時報》一點也不為那些人高興,喘出的氣都是酸的。不知道對中國得有多大意見,才能像《紐約時報》那樣在洋溢著樂觀、充滿互利雙贏的中非合作中挑出那麼多毛病,正常中國商販去非洲小本經營,都能被它看成中國對非洲搞“新殖民主義”的縮影。

  最近10年中國公司在非洲修的公路,比過去80年西方在非洲修的公路總和還要多。中資修建的基礎設施服務於非洲社會,廣大非洲民眾都是受益者,怎麼能說中非合作帶給非洲國家的實際好處不明顯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