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正月初一:畫雞貼門以示謹始 食五辛盤迎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8 13:07:27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 “爆竹聲中一歲除”,過了年三十,正月初一接踵而來。其實,它在古代還有其他名字,比如元日、元正、元旦等。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 “春節”。

  “由於出現的時間很早,春節相關慶祝活動自有文字記錄以來就有。”民俗學者王娟對記者說,只不過最初活動時間不太固定,一直到漢代有了規範的歷法,這個日期才確定下來。

  大年初一開始,按照習俗,晚輩們要去給長輩拜年,其樂融融。春節早晨,開門前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家家喜氣洋洋。王娟說,初一當天遊戲性質的習俗幾乎沒有,大多數是一些儀式、飲食之類,比如放鳩、吞雞子等。“吞雞子”大概的寓意是以雞蛋助元氣。

  在農耕社會,過年堪稱一年中難得的團聚、休閑時光。按照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的說法,過年或者說過春節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除夕、正月初一達到高潮。從初一開始到初七,每一天都有講究以及相對應的一些習俗。

  “傳說,女媧在前六天的時間造了雞、狗、豬、羊、牛、馬,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七天分別被稱為雞日、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高巍說道。據公開資料顯示,舊日每逢人日,女子還會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即“戴人勝”,或者製作各種花勝(注:類似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也正因為正月初一又為“雞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畫雞貼於門上,以示謹始。王娟解釋,古人認為雞有五種美好的品德,也有傳說認為“天雞吃鬼”,“最早雞的造型是刻在門上的,後來又衍生出剪紙、年畫等形式:公雞口中都叼著‘五毒’,即蝎子、蜥蜴等,表示驅邪辟邪之意”。

  更好玩兒的是此日供人食用的“五辛盤”。晉 周處 《風土記》雲:“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煉形。又晨啖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王娟說,五辛盤一般含有葱、韭菜等五種味道辛辣的蔬菜,也有的地方會放香菜、春菜等,不同的菜有不同的寓意。但總的來說,“辛”諧音“新”,表示迎新之意。

  “從中醫角度講,吃點兒有辣味的菜,也是對身體的調節:整個冬天濁氣都堆積在體內,吃這些東西也與釋放這種濁氣的需要有關。”王娟解釋道,“人們也認為,新的一年要吃‘新’東西,也跟即將到來的春天相呼應”。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