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內容要過硬是文化類節目火爆“秘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6 10:51:37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最近,由於《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三檔“文化類”節目接連火了,就有不少媒體刨根問底尋找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無論是節目的製作水準,還是節目的深遠意義,都長篇累牘地毫不吝惜溢美之詞,也有甚者乾脆將此總結為文化類節目迎來春天等大趨勢,“清流”一詞從此便成了文化類節目的代言人。但自打“清流”這個詞一出來,筆者就一度覺得聽起來很不舒服,後來想明白了,誰濁啊?

  《見字如面》篇

  同時將歷史與現實打通

  筆者認為,三檔節目根本在當下電視環境中處於不同的細分市場,各成一體,根本沒有什麼趨勢可言,而相繼火爆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它們確實很火,但別把它們神化了。其實,三檔“文化類”節目火爆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們優化了人們的時間,提升了人們在單位時間內對於時間的使用效率。

  《見字如面》最初選出的信件關涉歷史的重要性、當事人的重要性和信件內容的有趣性。而最終入選的信件,包括那些影響世界、影響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也包括已成歷史的社會生活的有趣片段和截面。所以,《見字如面》從開播起即被稱作一檔“用書信打開歷史”的節目。從表象上來看,觀眾的熱情在於嘉賓華麗的表演和對家書本身私密性的窺探之心。但實際上,《見字如面》的觀眾可以花上60分鐘的時間得到別人6個小時、甚至6天也無法得到的歷史知識。在張國立、王耀慶、何冰等嘉賓的表演下,你深切地理解了各個朝代影響中國大事件的家信,同時通過許子東和楊雨更深層次的解讀,還原了當時的情境,同時將歷史與現實打通,獲得了無可估量的內在提升。

  你懶得去翻歷史書,懶得去整理歷史大事件。好,關正文看到了這一細分市場,他說,你不用去翻書,也不用去整理,我和我的團隊幫你整理,用一個季度、每期60分鐘的時間喂到你嘴裡,何愁不火?

  《朗讀者》篇

  “朗讀”和“者”都重要

  《朗讀者》首期節目一開場就是濮存昕,他讀了老舍的《宗月大師》,送給改變自己命運的醫生。這個節目一經播出也火了。在《朗讀者》的概念裡,“朗讀”和“者”都很重要,“朗讀”讓觀眾聽到了一本本好書,一段段好書中的經典篇章。“者”讓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當時的心路和文字的質感。

  你懶得讀書,你不知道什麼書值得去讀。好,董卿說,我讀得多,我認識的名家也多,我和我的團隊告訴你什麼是好書,我還挑出好書中的好段落,我還找嘉賓把這些好段落聲情並茂地讀給你、喂到你嘴裡,何愁不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