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分批次錄取被指源於計劃經濟 遭疑不公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1 18:04:22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21日起,各地開始陸續公布2014年全國高考成績和錄取分數線,新一輪引人關注的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正式拉開帷幕,而自恢復高考以來一直實行的“分批次錄取”高招方法也再次引起討論。

  據新華網消息,不少家長、學生和教育專家認為,高考招生“分批次錄取”的做法源自計劃經濟時代,應予調整。學校平等擁有招生權利,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自主選擇相應的學校,高考改革才能實現良性循環。

  “考而不上”為哪般?

  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來,每年全國有大量的“准大學生”因錄取結果不理想而放棄進入大學。為什麼那麼多人“考而不上”?究竟是考生浪費了計劃,還是計劃限制了考生的選擇?

  網民“快樂CUIFEN”的感受或許很有代表性:“高考志願填報真是複雜,研究了兩天還是迷迷糊糊。看似分批多次填報,有了更多機會,實則還是步步驚心。第一志願沒錄取,二、三志願的重點院校也不要你。人品好的,或許能勉強擠個補錄;人品一般的,降檔錄取;衰到貼地的,只能服從調劑,扔到哪裡是哪裡。”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分批次錄取”的高招辦法。

  《2014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在生源規模下降,就業形勢及當前錄取制度的影響下,2013年全國多數二、三本院校招生計劃均未完成,一些偏遠高校和農林院校甚至無人問津。即便勉強招錄的學生,也大都是調劑過來“混口飯吃”。

  網民“劉寶寅”坦言:“按照目前的分批次錄取方式,二、三流大學永遠只能在重點大學挑肥揀瘦後吃點‘剩食’。這些大學不可能錄取好學生,因此便不能吸引最好的老師;不能吸引好老師,便不能錄取好學生;沒有好老師和好學生,辦學質量如何提高?”

  “分批次錄取”為何遭遇公平質疑?

  目前我國各省份的高考錄取基本都採取實行了30多年的“分批次錄取”的方式,只是在錄取批次數量上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以設置五個批次的省份為多數,具體排序依次為:本科提前批錄取院校、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專科批次。不可否認,在計劃招生時代,分批次統一錄取有一定的合理性,使國家得以集中力量先建設起一批好學校,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但目前這種制度所依賴的時代背景已然變化。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戰曾建議取消高考招生分批次錄取。他認為,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需求的變化,這一“指令”性質的錄取制度,造成了高校失責、學校分層、生源固化等問題,也直接引發了公眾對教育公平的質疑。

  尤為明顯的,是錄取機會的不平等。“高校根據現有規則,下一批次的院校必須在上一批次院校完成招生後才能錄用學生,這阻礙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高校平等錄取生源,學生也被剝奪了同時廣泛選擇學校的機會和權利。”王戰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