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遊和補習 內地家長之痛
http://www.CRNTT.com   2021-08-04 11:33:42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香港文匯報報道,當未成年人遭遇手遊時代,社會焦慮在膨脹,家長和教師陷入困擾;沉迷網遊與補習氾濫,同樣被內地家長深惡痛絕。沒有自控力的青少年,抵擋不住“網癮”的誘惑力,長時間沉迷遊戲。手機成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天敵,有的家長為不讓孩子拿到手機打《王者榮耀》,甚至躲在外面不進家門。青少年沉迷網遊造成的悲劇亦屢見報端,有的孩子偷偷用父母的銀行卡甚至用網絡借貸給遊戲充錢。官媒早前指斥網絡遊戲為“精神鴉片”,實不為過。

  青少年沉迷遊戲 過度消費

  隨著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普及,青少年易於接觸電子設備。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上月底發布的報告指出,內地62.5%的未成年網民在過去半年中玩過網絡遊戲,其中,13.2%的未成年手機遊戲用戶,在工作日玩手機遊戲日均超過2小時。

  而今,“網絡遊戲被稱為精神鴉片,離禁止還遠嗎?”一位網友如是點評道。

  可是,針對網絡遊戲的監管絕非一禁了之。實際上,過去五六年至今,內地遊戲行業監管在持續加碼,監管部門要求遊戲實名註冊,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長,甚至設置遊戲付費上限。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專章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沉迷的產品或服務。

  但監管手段顯然跟不上電子產品發展的腳步。由於市場上多數網絡遊戲產品均向未成年人開放,青少年可以輕鬆繞過註冊限制,沉迷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未解。

  產業發展雙刃劍 監管陷兩難

  網絡遊戲產業發展一直被稱為雙刃劍。此次批評網遊產業的報道,刊發在新華社主管的報刊《經濟參考報》上,引發網遊公司股價重挫,實際上僅上線4小時即遭刪除。然而很有戲劇性的是,這一報道在當日晚間重新上線。不過,報道標題由原來的《“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變成了《網絡遊戲長成數千億產業》。標題上寥寥數語的變化,或許正暗合網遊監管所面臨的兩難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