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別讓微信綁架了父母的餐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4 12:37:33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盡快把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通過新的技術手段,送給更多的人,送給咱爸媽

  前年開始,原來很少用手機的老爺子,學會了用智能手機,迷上了微信,結果吃嘛都不放心了。

  蒸幾個螃蟹,老人掰開後對著肥美的膏盯半天,看看是不是注膠的;給孩子買點草莓嘗嘗鮮,老爺子趕快攔住,“草莓不能吃,打藥太多、致癌”;買了幾盒腐竹,一直扔在那,“腐竹是硫磺熏的、不能吃”;外面買的油條不能吃,“加了明礬”……

  這些事例有的來源於媒體的報道,更多來源於微信裡轉的小視頻。每次解釋半天,老爺子拿出微信,放一段視頻:“你看,微信裡都這麼說了。”和朋友交流,發現這個現象比較普遍。相較於年輕人,移動互聯網時代,老年人的食品安全焦慮更容易增加。

  分析這些焦慮的案例,有的確實存在,但已經打掉整頓;有很多壓根兒就是以訛傳訛,媒體也多次求證辟謠過,可為啥老年人的食品安全焦慮在加重?

  目前,通過微信等自媒體傳播的食品安全視頻,基本上都存在監管真空:反映的是食品安全的內容,走的是網絡視頻的新形式,屬於監管的交叉地帶,也是模糊地帶。

  網絡是放大器、放大鏡。這些視頻很多是以偏概全、以點帶面,一棵葱說全行業。面對數不清的小作坊,食品管理部門監管再嚴,一針捅破天,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萬個守法商家不如一個不良商家的黑心菜、黑心棉傳得快,這是傳播規律使然。

  還有一類,壓根兒子虛烏有。一些微信公眾號為賺粉絲,編造一些沒有事發地、沒有時間表的假視頻,博取眼球。可很多對於視頻一竅不通的老年人沒有這個辨別能力。

  對於這些視頻不可一笑了之,其影響力很容易從網上傳到網下。對於一些流傳甚廣的食品安全視頻,食品監管部門有必要和網信部門一起配合,查找源頭。如屬實,當依法依規查處;如失實,也應該以合適方式,向公眾澄清,以正視聽,網信部門則可依法對傳播的自媒體進行查處。

  同時,食品監管部門和主流媒體,也應豐富手段,拓展陣地,加強科普,盡快把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通過新的技術手段,送給更多的人,送給咱爸媽。




(來源:人民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