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演技能不能拿來比
http://www.CRNTT.com   2019-11-20 16:53:02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近日,《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等綜藝節目熱播,不同的節目流程、不同的藝人資源調配思路,但核心看點都是演員演技的比拼與探討。這類節目因其較強的專業性、觀賞性而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演員的實力、演技也成為一個行業熱議的話題。然而與此同時,也有質疑的聲音出現:審美因人而異,演技可以拿來比賽、一較高下嗎?

  曾有一段時間,中國影視界風靡“大IP+小鮮肉”模式,影視作品創作中的資本邏輯甚囂塵上,超過、掩蓋了藝術邏輯,這一問題的直觀表現就是2014年至2016年前後,中國電影集中產生了以《爵跡》等為代表的一批“爛片”,電視劇則出現了不少故事、表演、布景等都比較粗糙,甚至大量依靠“摳圖”拍攝的仙俠、玄幻劇,令人倒胃口。幸好近年來,觀感不佳的作品明顯減少,精品意識不斷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評價演員的標準不再是,至少不主要是流量、熱度,而是實力、演技,這對行業和觀眾來說,顯然都是好事。也必須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演員演技比拼為核心看點的各類節目才有破土而出的可能。

  那麼,演技究竟能不能拿來比較呢?筆者認為,大多數情況下是能的,它只是不像數學加減法那樣精確和易於判定。

  儘管審美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表演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學問而逐漸發展為一門學科,顯然是具備基本標準的。譬如,演員未必都要字正腔圓,但吐字發聲一定要把台詞說清楚、讓人聽明白;一段戲或許有不同的演法,但一定要符合戲劇情境和人物心理;演員的個性千差萬別,但一定要具備必需的合作精神和對話意識——即便是獨角戲,演員也仍需要與導演、燈光、攝影等環節溝通對話。而具體到表演行為本身,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論,對演員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上所述,都是有一定的標準、規範和法度的,既然有明確的規則,就必定存在誰更符合規則、誰不太符合規則的差異,自然也就是可以比較的。倘若表演真的是純粹主觀喜好、沒有優劣之分,也就不需要培養、訓練了,只需一味放任天性即可,那麼遍布全世界各個藝術院校的表演專業,豈非空設?

  筆者認為,表演優劣存在標準,所謂“難分伯仲”存在於演員達到某一水準後的審美選擇上,存在於觀眾對不同類型、風格的演員的個人偏愛上。表演的目的當然不是競賽,但並不意味著表演本身不可比較。當熱錢退去、行業回歸理性,對表演的比較、探討不妨再多些。

  (來源:人民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