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成噸蔬菜爛在地裡調查:收上萬公斤賣不出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0 17:56:22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近日,河南又現芹菜堆在田間路邊爛掉現象。今年以來,全國蔬菜滯銷時有耳聞,我省也未能獨善其身。

  3月底,記者走訪蔬菜種植大市——天門,村民們還在為不久前成噸成噸爛在地裡的蘿蔔惋惜:“沒辦法,價格太低,收了再拉出去,還要費人工,索性不要了。”

  “賠三年,賺一年。”這是蔬菜行業的行話。過去,靠天收;現在技術上去了,產銷對接又成問題。

  三年一輪回,有沒有方法解開這個魔咒?

  為此,記者深入天門多個農場、鄉鎮,進村入戶,調查農產品產銷難題。

  來之不易的“紅日子”

  3月29日,白茅湖棉花原種場代灣大隊,支書代丙華一改幾天前的愁容。“上萬公斤蔬菜終於找到了出路,不但今年,以後都不用發愁了。”這個平日不苟言笑的漢子當天卻談笑風生。

  代灣大隊是一個由71戶、296名丹江口庫區移民組成的小村,耕地面積500多畝,其中100多畝種菜。遷到天門三年,該村就遭遇了兩年蔬菜滯銷、一年小麥滯銷。“不愁種,就愁賣。”代丙華介紹,“村裡有的是種菜能手。原來在丹江口,我們定點給一家大單位種菜,沒想過賣菜。搬來後,發現銷路才是大問題。前些日子,白菜、蘿蔔收了,上萬公斤,愣是賣不出去。”

  解了移民煩惱的,是位於天門經濟開發區的“紅日子”。“紅日子”是一家以加工生產醬菜為主的公司,因在全國同類市場上占有相當份額、對新鮮蔬菜的吸納量極大,該公司已在全國各地擁有固定訂單種植面積數千畝。儘管只相距5公里,無論是歷史淵源還是種植規模,代灣大隊都不在“紅日子”的訂單範疇。此次合作,得益於白茅湖原種場新任黨委書記周啟榮與該公司董事長張平安的相熟。為幫移民村一勞永逸地解決賣菜難,周啟榮當起了“大媒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