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日報:把南京之殤化成世界之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2 10:19:44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國家檔案局公布了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其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

  人民日報刊載文章指出,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著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衝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於保存到抗戰勝利,成為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為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著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為中國版“安妮日記”;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用攝影機拍攝下日軍罪證和南京市民慘狀的影像資料,設法躲過日軍檢查帶往上海,及時散發給國際社會,並成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重要證人……

  南京大屠殺是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傷。直到今天,讓我們任何一個人去重溫那一幕幕的罪惡,感受那慘烈的傷痛,都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生平第一次參觀南京大屠殺照片展,首先的感覺是眩暈。當我們直面槍挑嬰兒、火燒活人、輪奸虐殺等突破人類底線的暴行時,恐懼惡心和驚怒交加都是難以抑制的正常反應。也正因此,記載暴行和研究暴行的人們是真的勇士。正是那些忍辱負重的幸存者、那些堅持人道的外籍友人、那些勇於直面罪行深處的後繼者,共同托舉著中華民族的苦難穿越了歷史,讓大屠殺最終得以從個體記憶上升為國家記憶。

  時至今日,南京市民的日記和證言、侵華日軍自己的照片和自供、外籍第三方人士記述的罪行、戰後中國政府對暴行的調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已經形成涵蓋受害與加害、串聯中國與世界、跨越個人與國家的完整記憶鏈。這促使我們更多地去思考,大屠殺為何會發生,怎樣才能把慘劇擋在人間之外?如何才能讓和平長駐永存?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美國詩人奧登在訪問中國時這樣寫道,“從地圖上的確可以找出某些地方,那裡的人民正籠罩在邪惡中:比如南京,比如達豪。”把歐亞兩洲的反人類大屠殺聯繫起來,可以發現德國納粹與日本軍國主義在“種族優秀論”等許多方面的相似之處。南京大屠殺首犯鬆井石根就曾這樣無恥地為侵略辯護:“我去前線並不是與敵人作戰,而是懷著撫慰兄弟的心情前往。我們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恨他們,相反,我們深愛他們。這就像在一個家庭中,當兄長對弟弟的不端行為忍無可忍時,為使他改邪歸正,不得不對他進行嚴懲。”正是這種令人恐怖的邏輯,讓無數日軍憑著武力踩著和平與人權肆意施暴,徹底變成了魔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