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方週末就安邦保險報道道歉:有不實之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2 09:02:55


 
  最大的增長點,來自“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多達61.67億元,同比暴增778.49%。

  多位保險業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在業界曾引發過較大爭議。

  具體來看,在61.67億元裡,交易性金融資產虧損22.64億元;但投資性房地產收益,這一年中高達84.32億元——2012年,沒有這項收入。

  這意味著,借助於對其擁有的“房地產”估值的調整,至少在年報表現上,安邦財險2013年坐上了全國產險公司的“頭把交椅”。

  此種做法因有“粉飾”嫌疑受到爭議,一家國內保險公司中層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以房地產等不動產估值的調整來做賬目,業內各家保險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別太過分,大家就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安邦這種‘玩法’,就有點誇張了。”

  2015年1月26日,中國保監會披露了2014年各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情況。安邦財險原保費收入是51.35億元,同比下降了21.00%,在43家中資保險公司裡,下滑一位排到第15位。同期,全國財產保險的總收入,則是增加了15.29%。

  “理財險”數據之謎

  2014年,安邦人壽發展極為迅猛,根據保監會2015年1月26日公布的數據,安邦人壽的原保費收入高達528.88億元,同比2013年,劇增超過3700%。

  這個數字,與保險業大佬中國人壽和平安人壽數千億的規模相比,依然差距巨大。但分地區來看,在北京,安邦人壽保費收入排名第二;在上海,安邦人壽更是高居第一位。

  如此成績,令人稱奇。

  包括安邦保險集團內部人士在內的數位受訪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安邦人壽依托銀行等渠道,大力銷售高收益理財產品的結果。

  但這與保監會公布的數據並不相符。因為保險理財產品的收入,往往計入一項名為“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2014年,安邦人壽的這項數據為90.1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9.86%。

  “除非有很大一部分‘理財險’收入計算在‘原保費收入’裡,而不是算作‘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否則難以解釋保費收入會增長那樣快。”一位保險公司中層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