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銀行經濟學家:治理霧霾 還有招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10 00:27:31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学家馬駿(中評社 黃博寧攝)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記者 黃博寧)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昨日在京從經濟和金融角度回答“怎麼治霾”這一困擾大陸人民生活的問題。研究發現,只從末端治理污染,最多只能完成治霾目標的一半,另外一半必須通過降低工業占GDP比重,降低燃煤排放,增加公共交通使用解決。

  霧霾確實折壽

  研究認為,以淮河南北是否燒煤取暖計算,淮北燃煤取暖地區的人均壽命,平均比淮南少5.5歲;空氣污染每年導致123.4萬人過早(比應該存活時間短6個月以上)死亡,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因此,治理霧霾勢在必行。

  梳理霧霾成因主要是三種因素。第一,工業占GDP的比重過高,重工業造成的污染是同樣產值服務業的9倍。第二,能源使用污染高,煤炭占67%,清潔能源只有13%。第三,公共交通發展不足,地鐵只覆蓋全部人口的7%,發達國家的水平是70%。

  末端治理只能完成治霾目標的一半

  中國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PM2.5指數從2013年的65下降到35,同時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從2013年的8%左右下降到2030年的5.5%。

  測算認為,欲實現上述目標,如果只通過末端治理,即淨化工業和汽車排放的硫化物和硝化物,PM2.5指數至多從65下降到46。治霾目標最終達成還需要依靠調整經濟結構實現。

  測算數據認為,應該把工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降低9%,煤使用率從67%降到33%,汽車保有量從4億輛降到2.5億輛,在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建地鐵,大力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馬駿表示,把中國的數據與發達國家在轉型時期比對,上述目標的是可行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