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現搶地熱 7月上半月成交近140億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4 10:42:33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在“斷頓”50多天之後,6月底北京土地市場恢復供應,隨後其成交火熱的情況就一直沒有改變。根據北京市國土局公開資料顯示,僅7月上半月,土地成交金額已經接近140億元,連一些非傳統熱點區域的地塊也引起了房企的激烈競爭。

  京西南成房企拿地主戰場

  北京市土地市場自6月25日恢復供應以來,北京共有11宗土地入市。從分布情況上來看,其供應重心已經完全轉向了京西南區域。其中,大興區的土地供應最為豐富,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連續成交了8宗土地;其餘3宗土地同樣位於西南部,其中2宗位於房山區拱辰街道、1宗位於豐台區四合莊區域。

  事實上,這11宗土地所在區域並不完全位於傳統意義上的熱點板塊。此前,大興、房山受到了大量中低收入為主的剛需置業人群的青睞,同時也興建了大量的政策性住房。然而,隨著近來品牌房企對這些區域爭奪的加劇,其可售部分的商品住房的樓面價甚至一度超過區域在售商品房的價格,也讓京西南的土地市場出現“面粉貴過面包”這一情況。

  比如7月3日,城建以22.8億元高價摘得的大興瀛海鎮地塊,其可售部分的商品房樓面價就高達3.6萬元/平方米。7月16日,天恒以31.78億元的總價、配建7.1萬平方米限價房的條件摘得的房山區拱辰街道地塊,可售的商品房樓面價也高達2.1萬元/平方米。

  此前,有業內人士分析,北京土地市場重心向西南移動,一方面是由於北京南城開發計劃的利好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政府方面的供地節奏造成的。“近期土地出讓集中於大興等西南部區域,主要還是因為政府的供地計劃。政府對於土地的整理是一批一批進行的,在一個區域土地整理結束之後集中入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

  聯合體拿地或將成土地市場新常態

  高地價使得房企的拿地門檻進一步提高。記者注意到,在6月25日土地市場剛開始恢復供應的時候,還吸引了不少中小開發商前來試水,而在此後的幾次出讓現場,展開激烈競爭的則是品牌房企及房企聯合體。

  “一二線城市土地價格高,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企業都已經很難拿到合適的土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房企組建聯合體拿地,可以避免互相競價帶來的高價地進一步蔓延。而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則告訴記者,現在房企拿地有一個特點,就是進入結盟拿地階段。“因為目前北京土地的價格較高,一家單獨拿地成本太大。此外,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聯合土地一級開發商,獲得競爭優勢,同時減少競爭對手。”

  事實上,面對土地供應稀缺導致的地價高漲,不少房企都很無奈。“今年出現的大量豪宅項目,多數是由於2013年、2014年出讓的高價地入市導致的‘被高端’現象。”近日在大興拿地的一家品牌房企內部人士表示,“土地價格就擺在那裡,而開發商在預估未來項目的售價時,一般是以樓面價的兩倍來測算,這就使得很多地塊不得不做高端產品。”

  不過,對於京西南樓市的未來,不少開發商還是比較看好的。旭輝集團有關負責人就表示,他們之所以看好大興區域,除了新機場對於整個片區的帶動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對土地價值的穩定性比較看好,“整個片區的區域價值還沒有像通州那樣被透支,產品類型分布也比較合理”。

  (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