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洪救災也需抗擊另一種“洪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7 14:33:53


  中評社北京7月27日電/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主汛期,俗稱“七下八上”。而前段時間,南方多個省市發生的洪澇災害,同樣牽動人心。面對今年嚴峻的抗洪救災形勢,各地不敢稍有懈怠,堅持守土有責、履職盡責,正盡力做好防汛抗洪搶險各項工作。

  毋庸諱言,當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形勢非常嚴峻、任務非常繁重,這與一輪輪的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有關。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來不得半點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值得欣慰的是,廣大幹部群眾眾志成城、頑強拼搏,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衝鋒在前、敢打硬仗,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人心齊,泰山移”,越是抗洪的緊要關頭,越需要全民總動員;越是遭遇重大災害,越需要齊心協力,共同奮戰。整體看,幹群同聲相應,軍民同氣相求,但是也有另一種聲音,正在衝擊這種良好氛圍,與當前的抗洪氣質格格不入,一定程度上說,我們所要抗擊的洪災,除了自然災害,還包括另一種人為製造的“洪災”。這種洪災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

  其一,隔岸觀火,冷嘲熱諷。抗洪救災,不是哪個部門的事,也不是哪個群體的事,而是人人有責,應該全民參與。遺憾的是,有一些人不僅不參與抗洪,反而熱衷於說風涼話,今天嘲諷這個城市啟動“看海模式”,明天譏笑那個城市經不起暴雨“洗禮”。有時間動動嘴,卻不會動動腿,直接參與抗洪。與其說三道四,不如建言獻策,須知抗洪救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

  其二,妄自菲薄,揚洋抑中。應該承認,發達國家的抗洪經驗當然可以為我所用,此之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每當洪水肆虐、城市內澇之際,總有一些人將攻玉變成了攻擊,攻擊我們的抗洪措施不到位、抗洪設施不完善。與此同時,極力美化外國抗洪救災多麼高大上,多麼有效率有效果。事實證明,這是一廂情願的誤讀,比如所謂的德國“抗洪神器”已被證實誇張。

  其三,貶損英雄,亂貼標簽。“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此前湖南華容縣新華垸發生潰口,危難關頭,當地16名私家車司機,以“連車帶石”的方式將卡車駛入洪流堵潰口,成功阻止潰口擴大。消息傳出,舉國稱讚。然而,卻有人質疑是拿生命開玩笑,還有人批評不尊重民眾的財產權。且不說徵收卡車符合《防洪法》,而事後當地政府補償重獎卡車司機,就是弘揚正氣,不讓英雄流血流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