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田樸珺:馬未都不為人知的幾件小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4 11:19:15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曾有人稱馬先生是“收藏界的相聲演員”,如果你跟他聊過天,就會知道所言甚是,基本上整個聊天的過程就是笑聲不斷,笑完還得說一句“您太逗了”,才算盡興。跟馬先生吃過幾次飯,其中一次難得他有雅興聊聊人生往事,一桌人從午餐開始就笑個不停,一直笑到太陽偏西才算打住。笑歸笑,難得的是那些事,不但有趣,還有回味。

  一個是他20多歲當銑工時的故事。他當時是在北京的第七機械部二院,航天工業,屬於保密單位。上世紀80年代初,那是個挺不賴的工作。我查了查銑工的準確解釋,“銑工就是根據設計零件圖紙用銑床(加工零件的設備)進行零件加工的技術工人。銑工在製造業是很重要的工種,屬於特種工具零件複雜的加工工序……”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並非重複勞動,每天根據不同的圖紙加工不同的零件。正因技術含量較高,所以工作有一定的靈活度,每接一個活兒,都會有專人為他估計工時,他手快腦子快,總是能提前完成,騰出一大塊自由時間去圖書館看書。他幾乎天天去,巨大的圖書館永遠都只有他一個人,所有書開架,隨便看。沒正經上過學的他就是這麼完成了自我教育,他當銑工的五年,就像上了五年大學,類似於《中國陶瓷史》這樣的大部頭都是在那兒啃下來的,基礎打得很扎實。

  在圖書館裡有很多難忘的時候,“我在英文版的百科全書裡第一次看到毛澤東跟蔣介石笑容滿面碰杯的照片,大高腳杯,我都震驚了。我小時候一直覺得蔣介石是公敵,他們倆怎麼能碰杯啊?那個年月,嚇得自己心裡呯呯直跳,一個人在那裡面愣了好長時間。”國共合作的歷史,後來才慢慢理解了。

  要想了解他那段銑工生活的狀態,可以看看他的成名作《今夜月兒圓》,那篇小說1981年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26歲的他得以調動到中國青年出版社做文學編輯,改變了命運。當時的《中國青年報》發行量500萬份,一份報紙10個人看,半個億的人看過了那篇占了一整版的小說。在那個文學當道的時代,他一夜之間成了F4和周傑倫。他寫的是一個手快腦子快的工人如何被全車間的“間花”設計倒追的故事,非常有那個年代歡歡喜喜的氣氛。

  還有一個是他30多歲拍電視劇掙了錢的故事。那時候他剛結束了10年的文學編輯生涯,又摻合好幾個人寫了一部大紅大紫但沒掙到錢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一集稿費300塊),迅速醒悟過來後的一幫人,自己當老板開拍《海馬歌舞廳》。

  在八十年代,文學圈就像今天的電影圈那麼熱鬧,他所在的中國青年出版社是僅次於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第二大社,他又是裡面最得力的文學編輯,編輯部裡他一個人的編輯量是另外一堆人總和的好幾倍。他是王朔第一本小說集的編輯,劉震雲、蘇童、莫言、余華等當時的這批青年作家都跟他來往密切。後來他們成立的海馬影視創作中心,王朔是幹事長,他是秘書長,第一部戲《海馬歌舞廳》,王朔、劉震雲、梁左、海岩這些大牌作家,一人一集輪著寫。他說那部戲是真的賺了錢,那時沒有植入廣告的概念,山東煙台一家鐘表廠來談合作,廠家說把一台鐘放在海馬歌舞廳的門口,我給一百萬。片方問,那你們要什麼回報呢?廠家說,我投資。片方又問,那你們投資要什麼回報呢?廠家急了說,我投資!還是馬先生第一個反應過來了,趕緊接茬兒,“投資好啊!你就投資吧!”這麼一句,才算把一百萬拿下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