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3個省份報告登革熱病例 防控存三大缺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10:18:55


 
  大規模滅蚊 有望10月下旬現拐點

  面對疫情,滅蚊成為各地防控登革熱的重要手段。8日,一場以防蚊滅蚊為重點的衛生行動在廣東全省統一展開,以控制登革熱疫情的擴散蔓延。在登革熱疫情最為嚴重的廣州市,數十萬幹部、工人、學生、環衛人員,7日一起行動起來,清理低窪積水、溝渠,翻盆倒罐,徹底消滅蚊蟲孳生地。市長陳建華等也在公園參與了清潔衛生活動。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主要傳播媒介為伊蚊(花斑蚊)。中國南方地區及東南亞為高發區,7-11月為廣東省高發期。

  在廣西,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呼籲廣大民眾積極行動起來,全民參與、人人動手,徹底消滅蚊蟲孳生地。

  分析登革熱疫情蔓延的原因,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楊智聰說,一是輸入病例多,今年廣州市輸入病例達220多例,創歷史新高;二是雨水多、氣候潮濕,有利於蚊蟲的孳生;三是輕症患者多,造成病原體控制難。登革熱屬於乙類傳染病,沒有強制隔離的要求,大多數患者只需要門診治療,形成流動傳播源。

  傳染病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尹熾標說,按照登革熱發病規律,從患者被感染到發病再到就醫診療,一般需要10至14天時間。“當前政府及公眾採取的防蚊滅蚊的密集工作措施預計在兩周後顯示成效。”

  楊智聰表示,“通過進一步加大各項防控措施,廣東的登革熱疫情有望在10月下旬出現拐點。”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