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為什麼會出現“互聯網+”熱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3 10:27:40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英國演化經濟學家卡蘿塔·佩蕾絲認為,每一次大的技術革命都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技術-經濟範式。這個過程會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第二個階段是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和收獲(每個階段各20~30年)。

  今年是互聯網進入中國第21個年頭,中國迄今已經有6.3億網民,近5億的智能手機用戶,通信網絡的進步、互聯網、智能手機、智能芯片在企業、人群和物體中的廣泛安裝,這為下一階段的“互聯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互聯網+”將在哪裡出現熱潮

  在未來5~10年,“互聯網+”將可能在哪些領域出現熱潮?哪些領域較容易取得突破?哪些領域較難取得實效?難點是什麼?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不斷成熟、經濟性、便利性和性價比越來越高,並作為一種基礎設施被廣泛安裝在數億人群和產業中間。在應用方面,繼傳媒、廣告、零售業之後,交通、物流、本地生活服務、批發和產業集群、製造業、農業、金融、房地產等會一個一個產業在線化、數據化。

  比較容易被突破的領域:一是行政壟斷比較少、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領域,比如零售業、餐飲、物流行業;二是供需發生轉換,供大於求的領域。例如,如果房地產供求發生反轉,也會加速互聯網化;三是問題較多、老百姓不滿意,信息化水平低的行業,比如城市交通、醫療領域。例如,過去出租車行業被認為是學歷較低、信息化落後的行業,但是過去一年發生的變化讓我們瞠目結舌,在北上廣杭等城市,出租車司機幾乎成為移動互聯網滲透率最高的行業,達到80%~90%的水平;而且依靠打車軟件的服務,很多司機實現了數據驅動業務流程:通過對未來一段時間打車人群的預測,驅動行車的軌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