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絲綢之路:西方拿什麼換絲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9 15:51:50


 
  唐朝由西域地區輸入的瑟瑟數量很大,公元750年,唐將高仙芝攻破西域小國石國,“大瑟瑟十餘石”,此外還有名馬、貴金屬、寶石等。瑟瑟是上流社會常見的奢侈品。唐玄宗攜楊貴妃幸華清宮,“於湯中(唐人謂溫泉為湯),壘瑟瑟及丁香為山,以狀流州、方丈”。就是說,以天青石材裝飾溫泉池,真是皇家氣派。楊貴妃之姊虢國夫人華宅落成,賞賜給工匠,“以金盞瑟瑟三鬥”。

  “一帶一路”上傳入的西域珍寶,在宋元明清,愈演愈烈。明朝皇室、達官貴族,都喜歡收藏珠寶、玉石。大貪官嚴嵩被抄家後,查出其家藏有“盤紫玉、墨玉、碧玉、黃玉、荒玉、花玉等,名番字玉板一片,千岩競秀玉山一座,凡玳瑁、犀角、瑪瑙、銀寶石、琥珀、珊瑚象牙、水晶玻璃、哥窑、柴窑、嘉峪石等物共二千餘件。貓睛三十三顆,暈貓睛一顆,祖母綠二顆”。這些珠寶的來源已經比較複雜了,但多數出自“一帶一路”,是毋庸置疑的。

  今天,貪官也罷,土豪也罷,對於西方奢侈品和珠寶的喜愛,其實,不過是歷史的延續罷了。歷史時期的“一帶一路”上,輸出的是中國的工業品、農產品,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駿馬明珠。走筆至此,撫今追昔,真是令人感慨系之。

  (來源:《南風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