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明代蜀王府華麗宮殿重見天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5 11:33:03


  “雕花石柱、琉璃瓦當、碗盤杯盞、一排密集分布的木樁、一條明代修築的南北向大道……”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再次啓動對位於成都市中心區域的東華門遺址進行補充發掘,經過近20多天的考古發掘,明代蜀王府後花園的初步輪廓已初現真容,目前已從該遺址發掘現場清理出寬敞的步道、水渠以及數量衆多的瓦當和雕刻精美的石柱。此次明代蜀王府後花園的發現,對於研究明代皇室生活和當時的經濟社會狀態具有重大意義。
  
  毀於戰亂的蜀王府
  
  “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分封藩王鎮守全國各地,其第十一子朱椿被册封為蜀王。“北起東西禦河,南到紅照壁,東至東華門,西達西華門,面積38公頃有餘……”現存資料對明代蜀王府的注解,顯示它是明代藩王中最華麗的宮殿。
  
  據史料記載,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開始,朱元璋就命令工匠在宋元成都城市舊址基礎上,為兒子朱椿建王府,并參照京師皇城規制營建,故後世俗稱“皇城”。蜀王府共有兩重城垣,外為蕭墻,內為宮墻,宮墻東到東華門街,西到西華門街,南到人民東路一帶,北到東禦河街一帶。這座皇家建築,園林精致優美,其中的“菊井秋香”被譽為成都八大景之一。
  
  2013年,有關部門計劃在成都市體育中心南側改建地下停車場,邀請考古隊對此地進行考古勘探後發現,此地竟是始建於隋朝的人工湖“摩呵池”遺址。經過近3年的不斷發掘,東華門遺址不斷給人帶來驚喜,摩呵池、明蜀王府宮墻基槽等文化遺存重見天日。
  
  在東華門遺址發掘現場,摩呵池附近還有兩條卵石小徑。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工作人員易立說,從五代到兩宋,摩呵池的水源逐漸枯竭。明洪武十八年,蜀王朱椿將大半個摩呵池填平,於後蜀宮殿舊址修建蜀王府。明末清初,蜀王府毀於戰亂。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蜀王府廢墟上又興建起貢院,只有西北隅仍殘留少許水面。至此,歷時1300餘年,令南宋詩人陸游“一過一銷魂”的“摩呵大池苑”消失殆盡,為後人留下無盡惋惜。
  
  古代成都的城市中心
  
  記者在東華門遺址發掘現場看到,一條明代修築的南北向大道,寬10米,足够兩車并行,可見蜀王府的奢華氣派。埋藏在泥土中的雕花石柱、琉璃瓦當、碗盤杯盞,透露出王府昔日的輝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