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四川牛背山又現大規模垃圾?官方:系老照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8 11:44:58


 
  我省很多景區,都在設法讓遊客參與到景區的環保中來。早在2015年初,海螺溝就設立“垃圾銀行”,讓遊客自己“撿垃圾、兌禮品、存信譽”,撿滿10袋垃圾可以五年內多次免費游覽景區。效果立竿見影。海螺溝景區管理局局長譚智泉說,之前海螺溝內共有清理垃圾的保潔人員95名,“垃圾銀行”成立後,保潔人員銳減到11名;2016年,海螺溝“垃圾銀行”共回收遊客產生的垃圾250萬餘袋,約375噸。

  短評

  再破壞環境再難覓美景

  一些驢友,背著沉重的攝影器材跨過山河大海,卻帶不走一個輕如紙片的塑料袋。

  近日,有著“中國最大觀景平台”美名的牛背山,遭遇了一次嚴重的“垃圾危機”。雖說,相關部門已基本整治完畢,但留下來的思考卻不僅如此。

  一些人“不厭其煩”地扔出了如此多的垃圾,究其原因不外乎有兩點。

  一是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雖逐步提高,但環保參與度並不強,一些人口頭上呼籲要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私下卻不願作出切實努力,尤其是在無人監管之下,亂扔亂放垃圾的行為頻頻出現;二是在景區亂扔垃圾,只是一種輕微失範行為,違規成本不高,更難以被追責。於是,在破窗效應和“公地悲劇”的影響下,亂扔垃圾就成為了久治不愈的一種頑疾。

  公共管理服務部門花大力氣整頓,確也暫時解決了牛背山的“困頓”,但行政力量畢竟不是萬能的,如果個人環保意識不提升,政府花再大力氣維護生態也難以為繼。保護環境,必須你我共同努力,從點滴小事做起,不亂扔一個塑料袋,不亂丟一個飲料瓶……將綠色理念真正付諸行動。

  我們必須時時認識到,隨意丟棄垃圾,破壞生態環境,傷及的是我們的美麗家園,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來源:《四川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