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宜賓李莊 抗戰時期的大師保護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6 00:55:30


兩岸記者採訪照顧過同濟大學師生的李莊小鎮居民左兆懷。(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宜賓5月16日電(記者 林谷隆)海峽兩岸記者參與由四川省政府台灣辦公室和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14日來到四川宜賓市李莊小鎮,在對日抗戰的歲月裡,中央研究院、同濟大學等學術單位便是內遷到此,居民和學者們和睦相處,環境雖困苦,卻激盪出“李莊精神”,當中華民族遭到文化浩劫、外侮惡意的“滅根”,人民就會想盡辦法保留文化的根,哪怕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走進李莊》作家學者岱峻表示,中央研究院、同濟大學等單位遷來到四川宜賓市李莊小鎮是不得不的選擇。史語所原本在南京,同濟原本在上海,在日本全面侵華之下,搬到先後搬到長沙、武漢最後到昆明,日本為切斷中國對外連結交通,派出戰機對昆明等雲南大部輪番轟炸,使得剛轉往昆明的南遷單位不得不考慮再換位子。

  岱峻說,這個時候,獲聞同濟大學正為遷川覓址的李莊士紳羅伯希、王雲伯向同濟大學發去了“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16字電報,力邀其遷往李莊。同濟大學在1940年秋天來到李莊搶先遷入小鎮中心的“九宮十八廟”,稍晚冬天才來的“中央研究院”、3個研究所(歷語所、社會所、社會科學所)、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金陵大學文學研究院、中國大地測量所就能在農村、民宅間找到落腳處。

  岱峻認為,一時間10多所文化、教育、科研機構共1.2萬餘人遷入當時僅3千人的李莊,隨遷而來是國內外一流學者如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李方桂、梁思成、董作賓、梁思永、吳定良、童第周、李霖燦等,他們來到李莊工作、學習、生活長達六年,李莊小鎮一時間與重慶、成都、昆明並稱為大後方四大文化中心。據說在當時寄一封國際郵件到這兒,只需寫上“中國李莊”即可準確無誤地送達,由此可見當時李莊的知名度之高。

  岱峻提到,為了待客,鎮上把所有廟宇祠堂大院全部騰空,改建成大學學府和科研機構:中央研究院連同數千箱珍貴文物搬進了張家祠,祖師殿成了同濟大學醫學院的課堂,東嶽廟安置了同濟大學工學院,面積最大的禹王宮成了同濟大學的校本部……李莊熱鬧了,居民開始習慣和學者們在鎮上和睦相處。不少李莊人自己搬到鄉下,把房子讓出來免費給學生們住,農民為學者們送來最新鮮的蔬菜,而同濟工學院日夜不停的發電機也讓古鎮第一次見到了光明。

  岱峻強調,這一批知識份子與主動接到的李莊居民形成了獨特的“李莊精神”,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當民族遭到文化浩劫、外侮惡意的“滅根”,包括知識份子在內的人民就會想盡辦法保留文化的根,哪怕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由四川省政府台灣辦公室和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由四川省委台辦副巡視員楊志學擔任活動總負責人、兩岸媒體20位記者擔任團員在10日起至17日,安排走訪四川前往成都、雅安、樂山、宜賓、自貢等地,採訪建川博物館川軍抗戰館、成都人民公園“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樂西公路、新津機場、華西壩內遷“五校”舊址、宜賓江安國立劇專及李莊古鎮抗戰文化、樂山戰時故宮、自貢鹽業博物館等。中評社記者林穀隆全程隨團採訪報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