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宋氏三姊妹與蓉四院 抗戰時期的希望工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7 00:34:11


純陽觀草木扶疏、景色優美,給予蓉四院師生很好的學習空間。(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成都5月17日電(記者 林谷隆)海峽兩岸記者參與由四川省政府台灣辦公室和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15日來到四川成都市新津縣,拜訪“戰時兒童保育會成都分會第四保育院”,這裡是由宋慶齡、宋美齡、鄧穎超等人共同努力推動,為中華民族培育了一批棟樑之材,堪稱抗日戰爭時期一項功德無量的“希望工程”。 

  1938年,中國婦女界著名人士聚集在漢口,創建了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由宋慶齡任名譽理事長,宋美齡任理事長,李德全(馮玉祥夫人)任副理事長,鄧穎超、史良等人為榮譽理事,為國共及其他黨派共同合作,接納淪陷區兒童到後方教養。同年,成都成立中國婦女戰時兒童保育會成都分會,下設樂山、郫縣、簡陽、新津四個保育院,新津為“第四保育院”(又稱蓉四院)。

  1939年9月1日,第四保育院在新津縣純陽觀內正式開學,七年間,總計有600多名來自淪陷區的難童和本地的抗日軍人子弟,先後在這裡生活、學習、成長,在國難當頭的危急年代,這裡為中華民族培育了一批棟樑之材,堪稱抗日戰爭時期一項功德無量的“希望工程”。

  蓉四院由清代道教廟宇“純陽觀”改建而成,占地120畝的殿宇巍峨、園林秀美,很適合辦學,將大忠亭及其40間圍房,撥給蓉四院,作為校舍使用,孩童的學習狀況,課程安排與全日制小學一樣外,還增設了職業訓練課,如養豬放羊、裁剪縫紉等等。

  宋氏三姊妹在抗戰時期時常一起相約到成都保育院關心兒童的就學與生活狀況,特別是宋慶齡還特地到香港募集藥品,在物資短缺的抗戰時期,特別保留部分給蓉四院用來照顧生病的孩童。1941年,時任保育總會副會長的李德全到蓉四院視察,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況,贈給全院 “自強不息”四個字。

  1999年9月23日,紀念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成立61周年,紀念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成都分會第四保育院成立60周年,兩岸的保育院師生到第四保育院舊址(純陽觀)重游時,不約而同希望能紀念那一段抗戰的保幼歷史,最後以農工民主黨中央名譽副主席郭秀儀的名義在純陽觀立起了紀念碑。

  由四川省政府台灣辦公室和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由四川省委台辦副巡視員楊志學擔任活動總負責人、兩岸媒體20位記者擔任團員在10日起至17日,安排走訪四川前往成都、雅安、樂山、宜賓、自貢等地,採訪建川博物館川軍抗戰館、成都人民公園“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樂西公路、新津機場、華西壩內遷“五校”舊址、宜賓江安國立劇專及李莊古鎮抗戰文化、樂山戰時故宮、自貢鹽業博物館等。中評社記者林谷隆全程隨團採訪報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