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戰華西壩“五大學” 維繫中華文化香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9 00:33:24


張麗萍帶著兩岸記者參訪昔日的華西協和大學,了解抗戰華西壩五校聯合辦學的狀況。(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成都5月19日電(記者 林谷隆)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16日來到四川大學華西校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戰區大學紛紛內遷,此時正值民族存亡之秋,這裡為保存中國高等教育命脈,華西壩成了中華文化聖地,也是抗戰大後方的一個重要學術中心和對外進行學術文化交流的視窗。這也是有名的長達九年的華西壩“五大學聯合時期”。 

  對日抗戰期間,昆明接納了冒著炮火南遷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南開大學,組成廣為人知的西南聯大,孕育了獨立、民主、自由的西南聯大精神。幾乎與此同時,四川成都華西協和大學也迎來全國不同地域的五所高校,在美麗寧靜的華西壩成為抗戰期間抗戰大後方的又一所“西南聯大”。

  四川大學到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張麗萍表示,從1939年南京的金陵大學沿長江遷往成都,到了1941年秋季,華西壩共匯聚了華西協和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齊魯大學、燕京大學等五所高校,另外,東吳大學生物系、協和醫學院的部分師生也在此借讀。此時人們將華西壩五大學譽為“BigFive”(五強),也習慣地稱這一時期為抗戰“五大學時期”。

  張麗萍強調,華西聯大彰顯博愛、奉獻的“華西精神”,呈現在五校在華西壩聯合辦學,教室共同使用、教授開課共同選修,讓新式高等教育得以在中國保存下來,也因五校來自大江南北,聯合在一起形成“華夏一家”的抗敵同仇敵慨。

  張麗萍提到,抗戰歲月里,華西聯大校園里,迎來一大批當時國內頂尖學術大師的身影,如陳寅恪、錢穆、梁漱溟、朱光潛、顧頡剛、張東蓀、呂叔湘、馮友蘭、許壽裳、孫伏園及國外知名學者海明威、李約瑟等,當中既有當時的國學大師,也有蜚聲國際的美學家,他們在此講學也傳承了中華文化與保存新式高教在中國的發展。

  張麗萍說,當時各界都非常重視華西聯大,1939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來到華西協和大學行政樓(又稱懷德堂),站在小講台上兩小時,對台下3000名師生宣講抗日事蹟,並發起愛國獻金運動,獲華西壩五校師生頒贈“深入民間”的錦旗。

  抗戰勝利後,各大學紛紛回遷,師生們依依惜別,曾名揚大後方的華西壩“五大學時期”終於欣喜而又略帶酸楚地畫上了一個句號。2000年,華西醫科大學併入四川大學,但華西精神將在中華民族的記憶里永遠被保留。

  由四川省政府台灣辦公室和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由四川省委台辦副巡視員楊志學擔任活動總負責人、兩岸媒體20位記者擔任團員在10日起至17日,安排走訪四川前往成都、雅安、樂山、宜賓、自貢等地,採訪建川博物館川軍抗戰館、成都人民公園“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樂西公路、新津機場、華西壩內遷“五校”舊址、宜賓江安國立劇專及李莊古鎮抗戰文化、樂山戰時故宮、自貢鹽業博物館等。中評社記者林谷隆全程隨團採訪報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