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38歲農婦億元建民俗文化園 曾靠拾荒為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8 14:43:25


 
  於是,她也自學技藝,開設翻新舊家具的作坊。因為能力突出,餘紅梅被村民推選為村灣組長。2013年,在新洲區“一村一名大學生”的村級班子人才培養工程中,她又被推薦到新洲電大大專班學習。

  有一次,上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與“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是一校兩塊牌子)副教授高澤金的課,當高老師講到出口貿易時,她馬上聯想到自己長期給北京廠家供貨木桶,對方再出口,當即舉手提問:“為什麼作為原產地的湖北,不能自己出口呢?”

  課後,高老師冒著大雨趕到餘紅梅家,看到她家幾間平房堆滿了木桶,又聽了她的生產、銷售情況。一周後,高老師為她找來一位合夥人,共同成立了一家仿古家具公司,擁有了自己的出口貿易權。如今,小作坊成了大廠房,公司常年雇用上百名工人,產品銷到北京、山東甚至出口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

  兩次失算讓她學會找寶貝

  有位收購商到她家收木桶時,看中了她家的一個筆筒,她大方地把筆筒送給了人家。“這個筆筒是我花5元錢從農戶家買的,當時我還嫌貴了——水桶那大也只要5元錢。”讓她沒想到的是,幾天後這個商人以2萬多元的價格轉手,原來筆筒是名貴的黃花梨木制成。

  她更加留意各種老物件了,木洗腳盆、木馬桶、石豬槽、陶罐子甚至夜壺,以及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農具,她統統收回來。她找到一個木魚盆,它年代久遠、做工細致,她以2000元收回,再以1萬元出手。沾沾自喜沒幾天,就聽到一個讓她更受打擊的消息——收購商以40萬元轉手了!

  她一晚都沒睡著,第二天就去買來古玩鑒賞的書籍開始鑽研。

  現在,餘紅梅對她家裡的上萬件寶貝如數家珍,什麼時候從哪、以什麼價格收回來的,該物件是哪個時期的、大概值多少錢,她心裡門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