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大一副院長:搶狀元太丟人 高校顔面無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05 12:06:57


   
  “有的家長不服氣,沒問題,我們全程有錄相,要保存5年的。你可以看看你的孩子,再看看別的通過的孩子。”他如是說。
  
  北大在上海進行的這種“實驗”能否在全國推廣?李沉簡表示,這是有特殊性的,上海的教育本身非常發達,上海生源入校後的表現也優秀。“說不定5年以後會有北京、天津、重慶、武漢、南京等城市都納入進來呢?10年以後,說不定全國都按照這種模式來進行呢?”
  
  通識教育受阻與全國傳統文化相關
  
  在4日的論壇上,北大校長林建華及多位教授都對通識教育及專業教育進行了闡釋,認為中國目前進行通識教育很有必要。
  
  教務部副部長、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全國高校主要是以專業教育為主的蘇聯模式,在逐漸轉變為以通識教育為主的英美模式。然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通識教育是受阻的。
  
  秦春華認為,這與全國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通識教育中的“通”與專業教育的“專”是相對應的,在全國傳統文化中,“專”意味著精深,而“通”往往意味著廣、雜,“專”的價值要遠遠超過“通”。中國大學根深蒂固的專業至上思想,正是中國通識教育所面臨的困境。而要克服這種觀念,非常困難。
  
  為什麼需要通識教育?秦春華說,通識教育特別看重學生的交流能力,強調說服,而非命令。“日益嚴重的專業主義加強了社會的離心力,”他認為,在社會變革過程中,通識教育有助於凝聚社會共識,讓人們學會妥協與合作,正確表達自己的同時,也能正確理解他人。通識教育還有助於人們價值觀的判斷,有益於交流,有助於豐富人生。
  
  在論壇上,北大校長林建華為120餘名中學校長開講首場博雅講堂。林建華介紹,北大正在走一條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道路。
  
  博雅講堂第一期學員包括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的120餘名重點中學校長。

  (來源:澎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