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多所大學推出“跑步打卡” 未完成將影響學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2 10:39:03


 
  以這樣的方式要求學生參與鍛煉,並且完成度要與學業成績、評獎評優掛鈎,在高校執行過程中,有學生吐槽表示,運動應該依靠自覺,有一定自由度,學校此舉,有一種“強制”色彩,這就會讓人覺得運動是為了完成任務,失去了運動的快樂和意義。

  而且,還有學生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學校的運動要求,實際上已在執行過程中被大打折扣,“因為時長限制比較寬鬆,所以有的人只是散散步、遛個彎兒就當作鍛煉了,根本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追問

  是否屬於“強制鍛煉”?

  專家稱大學生不運動,學校有必要引導,運動過程不應強制

  一面是學生體質測試的不達標以致增加其運動量迫在眉睫,一面是學生對學校“強制鍛煉”手段的質疑,高校此舉是否真的讓運動變了味兒?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輝認為,當前很多大學生的課餘生活都是以“宅”為主,長期不運動,怕累怕出汗,導致體質較差成為一種現象,“學校有必要引導,甚至採取措施,要求學生參與運動。”

  2014年,為切實提高高校學生健康水平,從根本上扭轉下降趨勢,教育部曾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女生的800米、男生的1000米等都被列入必測項目,如不達標,將無法拿到畢業證。但是,在《標準》執行的過程中,接連有大學生在體測跑1000米時猝死。

  儲朝輝表示,這正是由於中國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直至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偏重於文化課,忽略學生的體育訓練與體能培養,由此累積,導致中國青少年普遍缺乏運動,體質偏差,由此引發跑步猝死事件的發生。

  “根據要求,青少年必須保證一周至少三次、每天至少一小時的課外體育鍛煉,目前各高校的要求並不高。”儲朝輝認為,就算沒有國務院及教育部的規定要求,高校也應該有相應措施加強學生的運動量。

  但是他建議,學校不應對運動過程進行強制要求,打卡應該只作為一種要求形式,要讓學生有選擇餘地,“應該通過更多的運動形式、活動、獎勵機制等,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鍛煉。”

  如何保證有效執行?

  目前存穿輪滑、給跑步APP“越獄”現象,有高校稱會抽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