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清華教授被騙:剛賣房 騙子說出合同編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2 10:21:38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9月19日上午,第三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暨第六屆上海市信息安全活動周(以下簡稱“宣傳周”)開幕,在本屆宣傳周中,關於網絡電信詐騙的內容是市民關注的熱點。

  2016年8月19日,山東臨沂的“准大學生”徐玉玉被6名電信詐騙分子以發放助學金為由,騙取了學費9900元,在報案回家的路上,徐玉玉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不幸離世。雖然徐玉玉案已經已於日前告破,但人們對於網絡電信詐騙的討論並未終結。

  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安全工程學院院長李建華表示,電信詐騙已經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其從業人數超過160萬人,詐騙“年產值”達1152億元。除了落實“實名制”,從源頭上遏制外,也應明確電信詐騙定罪量刑標準。

  業內人士也難免“中招”

  “我們在座很多都是信息安全的同業人士,認為自己肯定不會上當。” 9月19日,復旦大學教授楊瑉在宣傳周開幕式的主題演講中,從山東徐玉玉案說起,“有人認為她上當受騙的原因是缺乏人生經驗,但實際上有人生經驗的人能避免被欺騙嗎?”對此,他認為“不一定”,並舉例。

  2016年8月29日,一名53歲的清華大學教授沒能躲過一次電信詐騙。楊瑉說,這位清華大學教授剛剛賣了一套房子,回到家立即就接到了詐騙電話,稱他漏繳各種稅款等等,各種恐嚇威逼,然後一步步中計,結果1760萬全部被騙走。“騙子可以精確地告訴你,網簽合同的編號是多少,各種交易中很細節的一些信息,騙子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為了增強說服力,楊瑉另舉了一個例子,曾有一名業內專家的手機被帶有木馬病毒的短信擊中,向多名好友發送一條信息,短信內容為“我是某某某,這是我幫你拍的一個小視頻”,並附上一個鏈接。一夜之間,這名專家的多名好友點擊鏈接,造成財物損失。

  “要知道這個專家是網絡信息安全的資深人士,他的朋友也有很多是信息安全相關的從業人員。所以無論是天真少女,還是有經驗的社會人士,或者是信息安全從業人員,都很難逃過電信詐騙。”

  已成產業鏈的“地下江湖”

  電信詐騙為何屢屢得手?楊瑉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個人隱私信息洩漏所引發的。以2013年為分水嶺,中國的移動終端用戶首次超過了台式計算機,同時無線上網的費用更便宜和普及,智能手機可以任意安裝軟件,可以搭載各種傳感器,傳感器可以把物理設備當中的東西通過數模轉換變成數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