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故宮大高玄殿“寶匣歸安” 匣內何物成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9 10:28:18


 
  大高玄殿始坐落於神武門外、毗鄰紫禁城西北角,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明、清兩代皇家禦用的道教宮觀。由於歷史原因,大高玄殿數次遭受磨難,破壞嚴重,險情頻發,2010年才在各方的呼籲和努力下正式回交故宮,並開始全面的勘察調研、規劃設計、修繕保護和研究工作。本次修繕工程於2015年4月2日正式開工,至今年底,第一期工程(文物建築本體的修繕)將會順利完工。

  昨天,單霽翔發布了大高玄殿研究性修繕保護項目的最新階段性成果。據介紹,在修繕工作中,故宮博物院創新地引入了考古學手段和理念作為突破口,首次將建築考古的研究方法運用到大高玄殿的修繕保護中,使保護修繕工作更加細致、縝密。將由於不同時期的修繕和改動,視為層層叠壓或打破的“考古地層”,對上面所有的信息按照不同層次、叠壓打破關係進行全面、細致的提取,以獲取其不同時期營建、修繕所留下來的歷史信息和做法工藝,最大限度保存建築歷史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搶救非遺

  記錄匠人信息

  故宮博物院對大高玄殿展開多學科、多專業、多手段的聯合研究,並緊密貫穿整個修繕過程始終。其中,聯合院外20多家科研機構、院校對大高玄殿的傳統工藝、材料進行十餘項的科學勘察、記錄、實驗、分析與研究,包括矽酸鹽、石材、木材、彩畫、金屬構件、紙張等,並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傾斜攝影測量等高新數字化技術手段完整獲取大高玄殿原狀、殘損及變形數據信息。

  單霽翔院長強調,大高玄殿的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僅是服務於後期研究,更是直接服務於修繕保護過程中。大高玄殿的研究為修繕保護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和方案依據,各種修繕方案的制定、實施均以研究成果為先導,在傳承傳統工藝的過程中,利用現代技術和方案進行信息詮釋、解讀並記錄,並在本次工作中對匠人的信息進行了口述史的整理和記錄。這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釋疑

  1寶匣內究竟藏著什麼?

  一般存五金元寶、五色寶石等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根據既往經驗及研究發現,一般寶匣內會存放有五金元寶、五色寶石、五經、五色緞、五色線、五香、五藥、五穀等物品,反映出古人趨利避害的一種心理。故宮博物院堅持傳統,仍將原有寶匣原封不動地恢復原位。

  據介紹,大高玄殿後殿曾發現一寶匣,由於鬆木匣盒腐朽,人們得以一睹寶匣內部真容。裡面裝的是五穀、五色線和五個錢幣。專家介紹,考慮到正殿級別較高,正殿寶匣內所放之物也應該不同於後殿,“可能會有五色寶石”。

  2考古方法如何修建築?

  對各類重要遺物編號全記錄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故宮團隊不僅運用了考古的理念和方法,同時首次聯合故宮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第一次走上屋頂布置探溝,進行“考古勘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