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第六屆中國環境院所長論壇在桂林召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4 16:34:20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綜合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寶明則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及若干規定》為題,詳細地解讀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以及一些相關地重要政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學部環境化學主管主任王春霞的報告題目是《轉型中的環境科學基礎研究》,她介紹了我國與環境科學相關的化學學科發展情況。針對目前學界一些不嚴謹、浮躁的現象,她公開呼籲:“青年研究人員一定要心平氣和做研究,鼓勵大家做大文章。”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羅輝做了題為《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科技人力資源》的報告。羅院長認為,我國擁有世界首位的科技人力資源隊伍,應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大力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資本貢獻率,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隊伍支撐。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郝吉明院士以《關於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為題,談了他培養博士生的經驗,尤其是“必須訓練學生獨立從事研究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有信心,有熱情,並對自己以及同行甚至權威人士的觀點保持批判性和質疑的眼光”。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前院長孟偉院士以《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的技術進展》為題,詳細介紹了流域水生態功能分區及水質目標管理技術的目標、任務、問題、難點。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曲久輝院士的報告題目是《標準與效應協同的水質安全保障策略》,曲久輝院士認為,現有的基於部分污染物和有限指標的水質安全評價與控制的理論和方法,已不能全面和深刻地回答並解決水質的生態與健康風險問題。水質安全保障的理論、方法和管理必將因需而變。水質對生態系統和人群健康的影響,必須考慮其效應,而標準與效應協同控制是水質安全保障的根本方向。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賀克斌院士在題為《我國中長期空氣質量改善與科技支撐》的報告中表示,集中各類科技成果實現區域空氣質量精細化調控是我國空氣污染治理下一步的重點方向,“我們要把排放清單雲計算系統、大氣污染治理動態評估管理系統、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與效果評估系統集成,最終形成區域空氣質量調控技術平台”。

  在題為《環境國際公約履約技術需求》的報告中,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主任陳亮回顧了我國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斯德哥爾摩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等環境國際公約的過程,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並向與會者介紹履行這些公約所需的科學技術。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鄭丙輝的報告題為《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科技體制改革思考》。鄭丙輝研究員在做主旨報告時提出:“圍繞環境治理改善的科研工作重點是圍繞水十條的科技需求,做好治理技術支撐和管理技術的支撐。這是環保系統科研院所首要任務。環境技術服務要走向市場,通過市場收入支撐基礎研究的工作,基礎研究再促進技術研究的發展,形成一個閉合的良性循環。現在來看,國家已經出台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需要用好這些政策,拓寬資金來源,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