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蘇州相城: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8-03-30 10:03:43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陽澄湖畔,春意正濃。站在蘇州高鐵新城紫光大廈上面遠眺,整個蘇州北部,盡收眼底:飛馳的京滬高鐵將國內頂尖的技術和資本匯聚於此;代表新經濟發展潮流的大數據、區塊鏈、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等產業項目蓬勃發展;國家級眾創空間,熱鬧非凡……

  從當年那個水網密布、農田覆蓋的“蘇州北大荒”,到創新資源集聚、科技巨頭雲集的產業新城,蘇州市相城區正以全新姿態規劃區域發展,聚力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將“強富美高”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

  高站位高層次進行規劃

  2011年,京滬高鐵全線貫通,推動蘇州由“公路時代”向“高鐵時代”轉變,設立在相城區的蘇州北站也成為重要的交通節點。

  圍繞高鐵建設一座新城,是國內不少高鐵沿線城市拉動經濟增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選擇。蘇州將高鐵新城作為“一核四城”戰略發展布局的重點板塊,賦予其蘇州新門戶、產業新高地的重任。

  “相城當時的發展相比蘇州其他板塊比較滯後,有人擔心我們會用土地換發展,把這裡建設成‘房地產’城。”蘇州高鐵新城管委會主任周良興介紹,在編制建設規劃之初,相城就明確要打牢產業根基,實現科學有序發展。

  2012年管委會掛牌後的6年時間里,蘇州高鐵新城基本完成規劃面積28.9平方公里,並開展南部9平方公里區域建設。2017年,相城區引入近百個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超千億元。其中,落子在高鐵新城的高端項目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表示,作為京滬高鐵與通蘇嘉甬高鐵的唯一十字交匯點,相城將成為接軌上海的區域樞紐。隨著從“節點”邁向“樞紐”的轉變,相城將迎來又一次重大發展契機。因此,高鐵新城乃至整個相城區的規劃,需要更高層次集聚高端要素,更好地實現區域產業協同。

  為此,相城區提出“3+2”主導產業,即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材料和文化創意、數字經濟等,都是土地利用效率高、畝產效益突出的“高端+高新”產業。相城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和產業園區等方式,將科技與金融有機結合,引導產業基金投向重點扶持的五大產業。2017年10月開園的相城科技金融產業園,已有智路資本等80餘只基金入駐,總規模超950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